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析的课题是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 一、 说教材 (一)、本课的地位和性质 《回忆我的母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记叙文的四种体例,即记事、写人、写景、状物。本文被编排到由记事记叙文的第一单元过渡到写人记叙文的第二单元第一课,对于写人记叙文的学习具有开篇的奠基作用。课的性质属于讲读课。 (二)、说教材特点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 1944 年去世的。享年86 岁。《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原载于 1944 年 4 月 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这是一篇朴素、优美、典范的记叙文,作者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追述了母亲感人至深的一些事迹,唱出了一曲发自肺腑的母亲颂 歌 。这篇文章具有以 下 几 个 方 面 的特点: 1、语言 朴素 感情真 挚 本文没 有运 用慷 慨 激 昂 的语句 ,没 有过多 的描 写和抒情,也没有华丽词藻的着意渲染。但作者回忆的是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母亲的生活经历,在平静的叙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真挚而深沉,读来亲切而又感人。如文章开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看似平常的语言,蕴藏着作者对失去母亲的巨大悲痛和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再如“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这句对比,平静说出,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于持家,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佩之情。“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儿子做了总司令,母亲依然简朴如旧,平淡的话语中母亲那同情革命、支 持革命的形 象 跃 然纸 上 。“母亲最 大的特点 是一生不曾 脱 离 过劳动 。母亲生我前 一分 钟 还 在灶 上 煮 饭。”这句话毫 无 溢美 之词,但母亲勤劳、坚 强 的形 象 却十 分 生动 感人。文章的结 尾 ,作者写 道: “母亲现在离 我而去了,我将 永不能再见她一面 了,这个 哀 痛是无 法 补 救 的。母亲是一个 平凡的人,她只 是中国 千 百 万 劳动 人民 中的一员 ”,平白 如话的语言,把 一个 儿子在失去母亲之后 的悲痛表达的十 分 深切。生活中人们对亲人感情的表达都 是无 须 多加 修 饰 的,同时 又是最 感人的。这正 是这篇 文章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