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航行》教学设计 桐 庐 中学 ——郭金华 简 明 说 课 一、教材分析 “宇宙航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教材·必修 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第五小节。主要介绍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实践成就,及航天事业的发展及其巨大成果。教材不但介绍了人造卫星中一些基本理论,更是在其中渗透了很多研究实际物理问题的物理方法。因此,本节课是“万有引力与航天”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论基础。 人造卫星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一个实例,是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通过对人造卫星原理、宇宙速度等宇宙航行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对万有引力定律有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对人类进行宇宙航行有一个更为系统的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 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让学生产生对航天科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 二、教学设计思路 1.本节课是一节知识应用与扩 展的课程 ,所以设计时注 意 加 大知识含 量 ,引起 学生兴 趣 。同时注 意 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用万有引力是天体运 动 的向 心 力这 一基本方法研究问题的习惯 ,避 免套 公 式 的不良 习惯 。围 绕 第一宇宙速度的讨 论,让学生形 成较 正 确 的卫星运 动 图 景 。 2. 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 的主导 作 用表 现为: 积 极创 设问题情 境 、启 发学生思 维 ; 学生的主体作 用为: 动 脑 、动 口 、动 手 。而 电 教媒 体则 为这 一切 提 供 丰 富 的信息 资 源 和交 互 平 台 。 3.运 用现代教育 技术 能够 扩 展可视 性 ,实现对现实的形 象 模 拟 。本电 教设计精 心 挑 选 了多媒 体素材,对媒 体的运 用,力求 体现引导 认知性 、体现逻 辑 性 和现实模 拟 的真 实性 。在每 个环 节,先 用媒 体让学生形 成感性 认知,以问题为中心 ,学生在观 察 与体验 中思 考 ,自觉 地 由 浅 入深,由 感性 到理性 分层 探 索 ,再 通过师 生的讨 论、分析、概 括 及应用,实现由 感性 认识上升 为理性 认识的飞 跃 。将 思 维 的发展贯 穿 于知识认知的全过程 ,是本课的一条 主线 。 多媒 体素材的使 用: 图 片 ( 由 嫦 娥 奔 月 、飞 天壁 画 、神 舟 七 号 飞 船 等图 片 切 入课题,增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