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练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题2 分,共36 题) 1. 课程目标 2. 总体目标 3. 学段目标 4. 总括式表述 5. 列点式表述 6. 研究性学习 7.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8. 人的身心发展 9.“知识与技能”目标 10.“过程与方法”目标 1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2.“全员参与” 13. 体验 14. 总体规划 15. 系统分析法 16. “多元智能” 17. 情境分析法 18. 联想生成法 19. 头脑风暴法 20. 画问题树法 21. 概念展开法 22. 单一主题 23.“行为性目标取向” 24.“体验性目标取向” 25.“生成性目标取向” 26. 课程意识 27. 课程资源 28. 教师评价 29. 学校评价 30. 过程性评价 31. 档案袋评定 32. 协商研讨式评价 33. 结果性评价 34. 目标本位评价 35.目标游离评价 36. 成果展示评价 二、填空题:(每题2 分,共48 题) 1. 中国传统的“教育”往往具有 的特征。 2.“教育是生活的准备”强调教育学要为 做好准备。 3. 新的课程观强调以 为核心。 4. 新的课程观强调教学是 的交往活动。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包括: 、 、 和 四个部分。 6. 新课程改革中 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活动课程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课程内容的 。 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活动方式的 。 9.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 和 。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标准有很多,但最基本的标准是 。 11. 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 、 和 三个目标领域。 12. 加涅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为: 、 、 、 、 和 五种结果。 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是一个由 和 构成的目标体系。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涉及: 、 、 三个维度。 15. 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涉及 、 、 三个方面。 16.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 、 、 。 17.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 。 18. 学生已有经验包括 和 。 19. 直接经验是通过直接认识获得的 ,而间接经验是通过间接认识获得的 。 20. 杜威认为,儿童有四类兴趣(本能、冲动):第一类是 ;第二类是 ;第三类是 ;第四类是 。 21. 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 22.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求 和 相统一。 23. 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中的主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