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里的故事 1 、文质彬彬 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一个人本质虽很好,若缺少礼仪才艺的熏习,就不免粗野鄙陋。有一次,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向孔子问道:「南山有一种竹子,天生就很直,砍下来当作箭,可以射穿犀牛皮。本质好就可以了,何必再学习呢?」孔子说:「如果箭尾再加上羽毛,箭头装上箭镞,射入皮革不是更深更准吗?」这说明有好的本质,再加上羽毛箭镞的修饰,就会有更好的成绩。所以孔子对学生的期望是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也就是「文」和「质」均衡发展的君子。 现代的同学们,生活富裕,都能上学校念书,有许多时间来学习各种知识才艺,这些知识才艺只要有助于大众的,就应当认真学习。但如果时间有限,就应优先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典籍,因为经典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学习熟练之后,可以解决许多问题,更可以让我们成圣成贤。所以大家应立志来研学。 2 、晨昏定省 周朝的文王,开创周家八百年的基业,是中国有始以来最长久的朝代,所依靠的就是文王的圣德,我们从他的孝行可以看出一斑。文王尚未即位时,每天一早鸡初鸣,天还未亮时,一定穿好衣服到父亲那里,问候父亲早上是否安好?如果安好,就非常快乐;如果父亲有不适,就感到忧愁,一定想办法让父亲安适,才能放心。中午如此,傍晚也是如此。 文王每天这样三次问安,没有一天感到疲倦或是不耐烦,是我们学习「晨昏定省」的最佳榜样。希望同学们要有「文王能够做到,我们也来学着做」的志气,绝对不要输给古人! 3 、陆绩怀橘 在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年纪才六岁的小孩,名字叫陆绩。有一次,在九江遇见当时的太守袁术,袁太守认为他的相貌不凡,就拿出橘子请陆绩吃。陆绩就多拿两粒藏在衣服里,等到要回家告辞的时候,橘子突然掉出来。袁太守以为是陆绩贪心,就问他原因。陆绩回答说:「橘子是我母亲所喜欢吃的,因为没钱买橘子,所以想留着拿回家给母亲吃,并非自己贪心,还请太守原谅!」袁太守觉得这孩子太难能可贵了,肯定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同学们!陆绩时时想着母亲,希望母亲和他一起分享甜美的橘子,这般孝心,多令人感动!我们对父母亲不仅不私藏东西,更要能体贴亲心啊! 4 、老莱斑衣 周朝楚国人老莱子,已经七十岁了,常身穿五彩衣,学做婴儿戏,不怕跌倒的痛苦,也不管别人对他的看法,心中只希望博取年老父母亲的欢心,让父母笑口常开,忘记身体的不适,不会感到老境的凄凉。老莱子可贵的孝行,正是「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