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霞浦六中化学组董向文—、概述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核心概念,涉及面宽,综合性强。是学生已有的关于溶液认识的综合应用。本课题是高二化学(鲁科版)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共 4 课时,本节第 2 课时,是在学习水溶液,弱电解质的电离,已初步掌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有一定的理解后,进一步学习盐类的水解。讨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变传统的由教师单纯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为开放学习环境中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获得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先进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故这节课我尽量挖掘新教材与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的结合点,课堂中从学生已有经验和社会现实中精选对学生未来发展有较高价值的,同时为学生所感兴趣并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内容,主要采用建构主义的〃抛锚式〃和合作探究式进行教学,通过合作探究、情景设置、分析 t 匕较、课堂探索、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形成判断、生成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持续探究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 通过实验探究和自主探讨,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和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以 CHsCOONa、NH4CI 为例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多元弱酸酸根离子和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情况。2② 通过情景设置、自主学习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③ 进_步熟练掌握溶液酸碱性检测的实验操作2、过程与方法:① 通过科学探究,分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 通过问题探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 通过学习生产、生活中盐类水解规律的总结,体会自然万物变化的丰富多彩,对学生进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的教育。② 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让他们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③通过"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全面看事物的辩证思想。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思维较活跃,有过小组合作探究的经验,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的能力 t 匕较强;2、学生对实验探究有看浓厚的兴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