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健康路 防治“类风关”走好健康路健康路 防治“类风关”走好健康路 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为 0.2%,可见于任何年龄,它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与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类风湿关节炎以女性多发,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 2~3 倍。冬季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高峰季节,为指导广阔病友有效防治疾病,做好保健,本刊特别推出类风湿关节炎防治专题,与大家一同―― 认识篇: 晨僵,类风温关节炎的早期信号 胡荫奇 入冬以来,气温大幅度下降,王大妈早晨起来,发现原本灵活的双手笨拙 、僵硬,搓了好一会才能活动。王大妈以为是天冷了,人老骨头硬,没在意,吃点活血化淤的中成药就算了。但这两天,王大妈症状加重,活动个把小时也缓不过劲来,手指关节肿胀痛苦变得明显,双脚也出现类似的症状,就连穿衣服都十分费劲。王大妈赶紧来到医院求诊。 近来医院门诊里因为晨僵而就医的病人比过去增多不少。双手笨拙、僵硬的现象称为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信号之一,但老百姓往往掉以轻心,等到症状严重了才想到看医生而耽误了病情。比如王大妈,患上的就是类风湿关节炎,手指的关节已经遭到破坏,假如当时能够引起重视并及时治疗,病情就可以得到控制。 病变的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半小时至数小时)的僵硬,如胶粘着样,这种症状尤以早上踵起时严重,故称晨僵。晨僵持续时间和关节炎症的程度成正比,它常被作为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的指标之一,其他病因的关节炎也可出现晨僵,但不如类风湿关节炎明显。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是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对称性多关节炎,以手、腕、肘、膝、踝和足关节受累最为常见,全身其他关节也可受累。患者可伴有发热、贫血、皮下结节、血管炎、心包炎及淋巴结肿大等关节外表现,血清中可查到多种自身抗体。 其病因虽未完全明了,但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和病情迁延的中心环节,而内分泌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则增加类风湿关节炎的易感性。60%70%的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以隐匿型的方式起病,在数周至数月内往往先表现为疲劳、不适、纳差、体重减轻、偶有全身肌肉酸痛,并可有低热,此所谓前驱症状,随后渐渐地出现手、腕、膝、足等关节单发或对称性肿痛,晨僵为突出的表现,多持续 1 小时以上,它是反映全身炎症严重程度的一个很好指标。受累关节痛苦、僵硬,以后逐渐肿大,周围皮肤发热、潮红,关节功能逐渐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