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于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融资的经验性规律及策略优化

基于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融资的经验性规律及策略优化_第1页
1/4
基于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融资的经验性规律及策略优化_第2页
2/4
基于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融资的经验性规律及策略优化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基础设施建设 PPP 模式融资的经验性规律及策略优化基于基础设施建设 PPP 模式融资的经验性规律及策略优化 南晓维 摘 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展现出的新特点,对社会资本以及各流程主体的出资和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基础设施建设 PPP 模式融资的经验型规律及策略优化路径,结合我国北京市城轨 16 号线项目与加拿大多伦多某城市轻轨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通过对我国基础设施 PPP 模式合作面临的利益诉求矛盾、风险承担矛盾进行解读,提出解决这两大矛盾的总体方向,并对我国基础设施 PPP 模式融资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总结性阐述。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PPP 模式;融资;社会资本 引言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运营以及投融资金额往往具有难度大、专业性强以及额度巨大等特点。随着项目融资的进展,我国政府在引导社会资本参加、促进社会资本盈利的角度出发,引入或推出了更多具有投资潜力的 PPP 项目。这些项目的推出,解决了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融资难、运营要求难达标等问题。通过 PPP 模式进行投融资,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未来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概述 我国首次尝试 PPP 模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是在 20XX 年北京城市轨道建设的相关项目中[1]。表 1 所示,为我国 20XX—20XX 年期间全国城市轻轨交通投资额与投资增速数据。之后我国逐渐开始将 PPP 模式当做政府与社会主体(企业、资本)间进行长期合作、互助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 20XX 年底我国已开设 PPP 项目累计约 14 500 余项,投资额超过 18 万亿元人民币[2]。其中,国家基础交通设施投资额占比最高,约为全国PPP 项目总投资额的 30%;其次依次是卫生(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安全(监狱)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 二、我国基础设施 PPP 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一)融资运作不法律规范 在我国基础设施 PPP 融资模式进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融资运作不法律规范、不专业等问题。该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并降低了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进行合作的效率。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PPP 模式往往容易被认为是一种万能的融资工具,在认知上产生了偏差,导致部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出现过度包装、投资动机偏移等融资运作不法律规范现象。 (二)政府债务风险增加 以我国的基础轨道交通 PPP 项目为例,绝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基于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融资的经验性规律及策略优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