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夏曼·蓝波安的海洋书写与民族身份认同夏曼·蓝波安的海洋书写与民族身份认同 台湾雅美人(又称达悟人)作家夏曼·蓝波安在几十年的文学创作中,坚持以自己及其民族的海洋生活为蓝本,创作了《八代湾的神话故事》《黑色的翅膀》《海浪的记忆》《黑色的眼睛》《天空的眼睛》《大海浮梦》等海洋文学作品。在他的作品中,海洋原始而奇妙,充满了灵性,这是他热爱海洋与体验海洋生活的结果。扑朔迷离的神话与民间信仰、个性十足的老海人、飞鱼、拼板船,组构成海洋景观,已经成为雅美人的生命象征与文化符码。解读这些文化符号所蕴含的内涵,是揭示夏曼·蓝波安的海洋书写的关键,也利于解剖雅美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它与现代生活的冲突,从而把握全球化语境中海洋书写的意义。 一、独特的民间信仰与飞鱼文化 雅美人长期生活在兰屿周边海域,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在捕捞海洋鱼类的过程之中,出于对大海的敬畏,民间信仰也相应产生。 在雅美人的宇宙观中,神、鬼、人分别处于宇宙各层中的一个层面。“相对而言,死灵与雅美人的关系较为密切。对于他们来说,死灵是造成一切不幸的主要原因,譬如病害、死亡、歉收、不孕、恶劣的捕鱼环境等,因而雅美人对死灵常怀戒惧之心。”①夏曼·蓝波安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雅美人,他深感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在接受现代文明的教育后重返兰屿,一边从事古老的海洋渔猎活动,一边记录雅美人的记忆,在书写民间信仰中审视了人与海的关系。 口传文学作为存在于民间的通俗故事,因其以口耳相传,“是一种活的传统,一种与生活情境同在、与生命相依的动态的文学。”②它往往成为作家创作的重要材料。不同的作家对口传文学的不同选择与改造,体现出作家的个性与审美心理,满足了不同民族读者的需求。《八代湾的神话故事》是一部带有口传文学性质的故事集,写雅美人的神话,从日常生活出发,反映了这个民族的信仰。《贪吃的鱼魂》写鱼的传说,显然与汉族民间关于鱼变女子的传说大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相径庭。汉族人想象的鱼变成女子,寄予了他们无法实现的愿望,往往演变为解救人间苦难的故事文本,如黄宗江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东海人鱼》。在雅美人看来,“白天不睡觉的魔鬼可以看到阳间的人类活动,相对的,晚间不睡觉的活人,亦可目睹魔鬼在夜晚的生活作息,但互不攻击。”③由于长期与鱼打交道,雅美人与鱼已经成为相互依存的一体。《小男孩与大鲨鱼》一方面突出了雅美人从小就不惧怕鲨鱼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