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女子高校女性文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探究女子高校女性文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探究 摘要:女性文学课程在突出女性性别文化特色和强化女性性别意识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职责,当下我国女性文学教育讨论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应将女性文学特色课程的设置与女子高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结合起来,确定更适合女大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真正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女性文学;课程;教学 一、女性文学学科进展和课程建设概述 女性文学是当今文坛的热门话题,我国关于“女性文学”的讨论迄今已近30 年。20 世纪 80 年代初,学界开始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理论进行译介;20世纪 80 年代中期,省部级社科讨论项目中开始出现女性文学讨论方面的课题;20世纪 90 年代,女性文学学科意识进一步趋于自觉,许多高校开始开设女性文学专题课。进入 21 世纪以来,女性文学学科理念得到进一步进展,女性文学不仅作为一门课程进入高校的相关专业,还成为高校讨论生的主攻方向之一,进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讨论生教学体系。 然而,从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和学科讨论等方面看,女性文学讨论还存在很多问题,即使在女子高校,女性文学课程的影响也相当有限。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公办女子大学之一,将女性文学作为特色课程引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女性文学课程是女性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对这门课程的讨论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女大学生学习女性文学的现状,探讨女子高校女性文学课程的设置和建设,讨论女性文学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并探寻女性文学教学与提升女大学生人文素养之间的关系。 二、女子高校女性文学课程设置和教学讨论的意义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明确支持性别问题讨论,这就给女性文学课程设置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依据。 1.女性文学课程在突出女性性别文化特色和强化女性性别意识方面担当着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重要的职责 性别意识的导入与主张是女性文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全球传播,女性文学不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现象,而是引入了具有性别文化意味的探寻。女性主义质疑且批判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世界,帮助我们重新检视人文历史中的象征建构,尤其是性别造成的差异,并对千百年来占据文学史主流的男性创作展开多方面的性别分析,纠正传统文学书写和文学批判中的性别偏见。女性文学课程也可以促进讨论者性别观念的更新,吸引更多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