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会在音乐印象中“沉潜”学会在音乐印象中“沉潜” 音乐欣赏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包含了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而这一过程又分为音乐审美直觉、音乐审美体验和音乐审美升华三个阶段。①笔者把第一阶段“音乐审美直觉”定义为学生通过音响感知得到的“音乐印象”。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感官性的音乐印象中“沉潜”下去,探寻和了解音乐本真的风格特点,深度感受美洲音乐文化本质,笔者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三条设计策略。 一、对比式“沉潜”——通过生活体验 寻找音乐的模仿性 艺术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提供了艺术家创作的源头和灵感,从而使其在提炼和升华后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那么,作为欣赏者,是否也能从“生活体验”出发来欣赏和倾听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音乐作品呢?在“美洲乐声”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由巴西作曲家维拉·罗勃斯创作的管弦乐曲《凯皮拉的小火车》就是一首饱含生活气息的作品。整首作品从火车启动到途中行驶,最后到达终点,好似带领听众做了一次巴西乡间旅游。②于是,笔者从生活中的音响体验出进展开了教学。 案例 1:管弦乐曲《凯皮拉的小火车》教学片段 (一)情景导入:让学生听辨一段火车从启动、加速到靠站的自然音响,并用图形符号或自己的嗓音加以模仿。于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了以下的图形符号。 图 1: (二)新课教学:首先完整倾听一遍《凯皮拉的小火车》,整体感受乐曲欢乐的情绪和模仿农场工人凯皮拉乘车上班的场景。其次,唱一唱农场工人上班路上哼唱的悠扬曲调(主旋律),通过分段倾听引导学生寻找音乐家是如何从生活中提取素材,用什么乐器来模仿自然音响的,音乐音响与自然音响又有什么不同。(音乐音响更富有情感,更具有一种欢乐美)最后总结如下: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表 1: 音乐结构引子主题呈示尾声 音乐内容火车启动途中行驶 (行进 1—临时停靠—行进 2)到达终点 主奏乐器巴西体鸣乐器小提琴组、管弦乐、巴西体鸣乐器、长笛管乐组、巴西体鸣乐器 主旋律的出现行进 1:第一次呈现(小提琴组) 行进 2:第二次高八度呈现(长笛) 之后,再次完整倾听乐曲,对乐曲进行深化的体验,让学生随音响进行模仿(用动作模仿火车启动,哼唱主旋律等),从中体会作品的音乐特色。最后,在老师的提示下,总结音乐特色: 图 2: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实践,笔者发现,从生活音响导入音乐音响能够有效地深化学生对音乐音响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