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发热的临床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百病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发热的临床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百病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发热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治疗组 34 例和对比组 31 例,治疗组予小柴胡汤,对比组予消炎痛胶囊,7 天为一疗程,用药期间及停药 7 天后定时记录体温,观察治疗前后体温变化、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测三大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观察治疗后的消化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结果 治疗组发热完全控制 15 人,有效 14 人,完全控制率 44.1%,总有效率85.3%,对比组发热完全控制 7 人,有效 13 人,完全控制率为 22.6%,总有效率为 64.5%,治疗组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总有效率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19,双侧近似 P 值 0.027,P<0.05)。两组第一次降温 至 正 常 时 间 及 降 温 后 至 下 一 次 发 热 维 持 时 间 , 治 疗 组 分 别 为88.24±3.76、43.35±2.48,对比组分别为 54.19±2.11、27.65±2.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无毒副作用,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发热,退热作用持久而稳定,起效虽慢,但不易复发,且未发现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小柴胡汤;肝癌;介入术;发热 【中图分类号】R8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XX)06-0343-02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肿瘤性死亡原因排名第二的恶性肿瘤,且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放射介入治疗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发热,临床报道表明,肝癌介入术后有 59.4%的患者出现发热(发热率甚至可达到 100%)[2],且单用退热药及抗感染治疗无效或不能完全缓解,且存在胃肠道反应等毒副作用,而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医药在治疗此种原因不明的发热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用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发热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病历选择标准:参照 20XX 年 9 月中国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3],经临床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行介入治疗术后出现发热,体温在 37.5-38.5℃之间。排除标准:①转移性肝癌或合并肿瘤肝外转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