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不公探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不公探究_第1页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不公探究_第2页
2/3
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不公探究_第3页
3/3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不公探究 【摘要】本文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方式和分配行为两角度出发,运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论证了市场经济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的观点。 【关键词】市场经济;分配不公;分配方式;分配行为 一、引言德国统计学家洛仓兹提出以“基尼系数”来测评分配是否公平合理,这个指数在 0.25-0.3 之间为合理公平,小于 0.25 过于平均,大于0.3 则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 o.4 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 1977 年为 0.3 左右,1988 年 为 0 . 385 , 1994 年 为 0 . 434 , 1995 年 为 0 . 445 , 1998 年 为0.456,2024 年为 0.459,2024 年为 0.47,2024 年为 0.496,2024 年为0.48,2024 年为 0.51。数据表明,我国收入差距宏观指数基本在不断扩大,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收入分配不公日渐成为我国社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而且扩大的收入差距已对社会和谐构成影响。 纠其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笔者认为市场经济是拉大我国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将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原则出发,分别从分配方式和分配行为两个角度论证市场经济会导致分配不公的观点。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方式与分配不公在按要素分配的原则下,个人收入的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即个人所能提供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以及这些要素的价格。将市场机制引入分配方式中,目的是推动实现最终的机会公平和条件公平。但是,我国渐进式改革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难以完全保障机会公平和条件公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经济主体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资源的稀缺程度不同导致要素的价格差异较大,例如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由于供给的短缺,要素价格较高,这与低价的劳动力就形成了鲜亮的对比。还有各种非竞争性的因素干扰,例如在生产过程中,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边际产出大于一般劳动的边际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产出,这使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收益大大高于一般劳动的收益。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各经济主体获得的收人出现较大的差异,导致社会成员间分配不公,出现了“越有钱的就越有财产,越有财产的又越有钱”的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讨论所 2024 年 11 月公布的《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24)》中显示,1990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不公探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