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指的是幼儿园引入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并将这些渗透到了幼儿教育的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普遍化,从而呈现出功利化的教育倾向。 【关键词】幼儿教育 “小学化”倾向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进展,应试教育也对一些民办幼儿园产生不良影响,有些幼儿园园长办园宗旨不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进展和身心健康,而是以家长的需求和营利为目的,希望将幼儿的学习成果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从而提高幼儿园招生竞争力。其次,一部分幼儿老师对幼儿教育的宗旨与意义理解不透彻,违反幼教规律,错误地认为向幼儿进行知识的灌输是正确的。最后是许多家长观念落后,认为哪个幼儿园所学知识多、写得多,哪个幼儿园就好,这也迫使部分幼儿园实施“小学化”的教学。因此相当一部分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和危害,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成为当务之急。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 1.环境“小学化” 一些幼儿园,办学条件不足就匆匆开园,没有独立的幼儿户外活动场地,场地严重不足,只有一些小学化的教室,不能满足幼儿基本游戏,幼儿户外运动达不到 2 小时。 2.目标“小学化” 一些幼儿园,无视幼儿的身心进展规律和特点,强调以知识技能强化训练为主,不能坚持以游戏活动为基本,忽视学习兴趣、能力、良好習惯、积极的情感培育。不少幼儿园开办双语班、兴趣班、特长班、实验班等,不仅给孩子布置写、读、算、背等家庭作业,还要求家长检查,产生了不良后果。 3.课程“小学化” 一些幼儿园在教学时,执行小学作息时间,按小学课表上课,使用小学教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材,开设拼音、识字、写字、计算等教学内容,教材字多图少,没趣味,通篇文字,减少了舞蹈、美术、游戏、户外等幼儿日常艺术活动。 4.方法“小学化” 一些幼儿园采纳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老师课堂讲授,幼儿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开发幼儿想象力的自主探究,偏重知识灌输,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玩中学,学中玩”的天性,让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接受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忽略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忽略了幼儿教育的特点,没有使用具体形象的教具和视听资料,不注意创设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能产生求知欲望的情境。具体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