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稻栽培技术意见水稻是我县大春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产量稳定,利于管理,年种植面积均在10 余万亩。为提高今年水稻播栽质量,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在生产上应继续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和选择适期播种,普及旱育壮秧、示范推广强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集成配套增产技术措施,确保水稻丰收。一、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今年我县水稻主要推广宜香优2115 等优质抗病品种。二、培育适龄壮秧水稻壮秧的标准;①秧苗挺健,叶色深绿。②秧苗矮壮,茎部偏粗。 ③根系较直, 须根粗而多。 ④生长均匀整齐。 ⑤秧龄、叶龄适当。育秧方式推广普及旱育秧为主,润湿秧为辅, 积极示范机插秧育秧。 水稻旱育秧技术是培育多蘖壮秧、实现水稻高产的重要措施。旱育秧由于具有秧龄弹性大、秧苗矮壮、分蘖多、根群旺盛,移栽后返青快等特点, 在我县历年的示范推广中不同程度地收到了良好效果。 同时,由于旱育保姆等物化新技术的应用使旱育秧技术趋于完善。旱育秧的技术环节,重点掌握好四关。即苗床准备关、播期确定关、种子处理关和苗床管理关。(一)苗床地准备2 1、苗床地选择。 选用土质深厚肥沃、透气性好、地下水位在 50 厘米以下、便于排灌、靠近移栽大田的田块或菜园土作苗床。2、苗床地培肥。 栽植大田一亩需制作苗床面积:小苗:25— 30 平方米;中苗: 40-45 平方米;大苗: 50-60 平方米。为便于管理,生产上常采取1.5 米开厢,每厢最长不超过10 米,厢面有效播面宽1.1 -1.2 米。在播种前 30— 50 天整厢施肥并覆膜培肥。方法是:利用沼渣或圈肥,于播种前30— 50 天每亩苗床地施入 200 公斤沼渣或圈肥和4 公斤过磷酸钙、 1 公斤尿素与苗床地土壤充分混匀后覆膜培肥。播前3— 5 天每亩苗床地再一次性施入腐熟人需粪肥100 公斤左右, 过磷酸钙 1 公斤、氯化钾0.5 公斤 、尿素 1 公斤,或水稻专用复合肥2-3 公斤,与 10-15 厘米深土层充分混合,细碎耙平,按每厢1.2 米宽的厢面拉绳理沟整平, 用木板将厢面赶平, 然后浇足水份 (湿度 80%),盖好薄膜等待播种, 播种前视苗床干湿情况再一次浇足底水,待相面无积水后播种。3、盖种细土制作。 播前一个月选用苗床地周围细肥泥每50公斤用 0.4 公斤的复合肥或细有机肥10 公斤或油枯0.2 公斤混匀堆沤备用。 按每平方米铺0.5 -1.0 厘米厚需 10 公斤,每亩大田苗床需准备250-300 公斤盖种细泥。(二)确定好播期,适时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