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浙江农业科学编辑部,农作物田间试验记载项目及标准,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丁颖,中国水稻栽培学,农业出版社,1961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栽培教研组,水稻栽培,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 一秧田期1, 、浸种和催芽期:分贝记载浸种和催芽日期、时间、天数及根芽长度(50 粒平均值)和发芽百分率( 100 粒,重复 3 次,测算平均值)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3、净播种量:按实际播种面积(除去畦沟后的净秧版),计算的干净谷(经盐水选种)播种量,并注明秧田的利用率。净播种量(斤 / 亩)= 净谷重(斤) *6000 实际秧板面积(平方尺)二秧苗素质考察1、叶龄【叶片数】(不包括不完全叶):定单苗20~50 株,从出苗起逐片点漆标记,调查主茎上的完全叶片数,调查时最上一片真叶如尚未充分展开,则以展开程度计算,如已展开一半,为0.5 叶,绿叶片数则以绿叶为准,求其单株平均值。2、秧苗最大叶片的长度、宽度:拔秧前选有代表性的秧板,横过畦面取样30~100株,测定其单株平均值(单位厘米)3、苗高与叶鞘长:测定的样本同2 项,苗高为苗基部至最高叶片之顶端的高度,叶鞘长为苗基部至新叶以下的叶耳处(即至最高叶耳处)的长度4、分蘖数:测定的样本同2,求单株平均分蘖数和分蘖苗的百分率(亦可分别统计带不同分蘖数秧苗的百分率)分蘖苗百分率( %)= 有分蘖的秧苗数测算样本的秧苗总数5、秧苗基部宽:从测2、3 项的样本中任取 20 根秧苗,每 10 根平放紧靠在一起,测量秧苗基部最宽处的宽度,求其平均值(不包括分蘖秧)6、发根数:数计总发根数及在半寸以内的新根数,各求其单株平均值7、地上部干物重:除根系外的地上部干物重,求其单位面积或单株平均值三、本田期1、插秧期:实际移栽日期,并注明秧龄天数。秧龄天数从播种后一天算起到移栽这一天为止的天数。2、返青期(活棵期):秧苗移栽后,晴天中午有50% 植株的心叶重新展开时3、分蘖期:有 10% 植株的新生分蘖叶尖露出叶鞘时为分蘖始期,每隔3~5 日调查分蘖数,达到最高分蘖数时为分蘖高峰期;与最终有效穗数相同的日期,为有效分蘖终止期。欢迎阅读4、拔节期: 50% 茎杆的拔节高度超过最高生根节的长度(早稻1.5cm 左右,晚稻2cm 以上)为拔节期5、幼穗分化始期:剥取主茎顶端生长点,镜检发现幼穗原基开始分化,为幼穗分化始期,肉眼可见幼穗长1 毫米时为始穗期。6、孕穗期: 50% 的植株的剑叶鞘露出下位叶鞘,剑叶鞘已呈“锭子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