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蚯蚓的小型室内培养技术(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摘要:因水蚯蚓在鱼类生产以及环境监测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意义,文章针对水蚯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主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设置水蚯蚓室内养殖实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室内小型的培养,找出培养中存在的不足为以后的大型培养打下基础。同时为以后鱼苗开口饵料选择的对比实验做好相关准备。关键词:水蚯蚓室内培养中文分类号: S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动物养殖业迅猛发展,解决了大规模人工授精孵化的技术问题后,养殖的关键在幼体, 幼体的关键在饵料。特别是那些以鲜活饵料为食的经济动物,在幼体阶段必须以活的动物为食的种类,活饵料就成了制约其大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活饵料不仅是作为一种食物,更重要的是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起决定性作用。因活饵料营养价值高,容易被消化,无毒或毒性小, 诱鱼效果好, 能提高水产品的抗病能力,使观赏鱼体色艳丽;还在于活饵料增值速度快,产量高,易得性强,对净化水质、防止残余饲料水体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自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先后开展了轮虫、卤虫、双壳类得卵和幼体、糠虾、水蚯蚓等动物性饵料的培养和生产。其中水蚯蚓作为鲟鱼、胭脂鱼、鲇鱼、大鲵、鳗鲡等幼体的开口饵料,而且水蚯蚓生长快、成活率高、抗病力强,蛋白质含量高达70%以上,粗蛋白中氨基酸齐全,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养殖水蚯蚓已成为我国新兴的一种养殖业。因此作为水产养殖专业的同学,学会水蚯蚓的一般养殖方法。作为以后的鱼苗的开口饵料,在实验以及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研究的主要内容1.1 生物学特征及分类1.1.1生物学分类、分布及外部特征水蚯蚓( Oligochaeta)样子像蚯蚓幼体,中文名称红线虫,主要包括颤蚓和丝蚓。别名称丝蚯蚓、水蚯蚓、红丝虫、赤线虫,北方有称线蛇。属环节动物门,寡毛纲,近孔寡毛目,颤蚓科,水蚯蚓属,体色鲜红或青灰色,细长,一般长4 厘米左右,最长可达10 厘米。1.1.2生活习性个体不大, 但群体产量较高。红线虫喜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微泥水域的淤泥中,一般潜伏在泥面下 10 厘米~ 25 厘米处,低温时深藏于泥中。红线虫喜暗畏光,不能在阳光下曝晒,以食泥土吸取其中的有机腐植质、细菌、藻类为生。红线虫2 个月左右性成熟,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卵粒包藏在透明胶质膜构成的囊状蚓茧中。一般一个蚓茧内含卵1~4 粒,多则7粒。生殖期每一成体可排出蚓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