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文具类词释义指瑕-汉语言文学《汉语大词典》文具类词释义指瑕《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 )自问世以来,以其海量信息、简明实用的特点, 以及通俗易懂的风格赢得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赞誉,成为中国辞书界的一面旗帜。 但是,该词典在释义、 引例、书证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仅以中国古代文具类名物词为例,对《大词典》中该类词的释义进行探究,主要从四个角度来分析,以期对《大词典》的补正工作贡献微薄之力。一、义项缺失汉语中,大量多义词的存在是汉语经济性原则的一个体现,它丰富了词的使用范围,扩大了词的内容。 《汉语大词典》在这方面做得很完美,但仍有瑕疵,个别词条的义项存在缺失情况。 现以文具类名物词的释义为例, 取几条简要补正:金不换(《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第1115 页):①谓事物极其宝贵,不能用金换取;②一种毛笔的名称;③药草名,即三七。【按】“金不换”亦为“墨”的爱称。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六引《成老相墨经》:“丸墨日用之,一岁磨减半寸者,万金不换,然至难得。”后因此得名。人们对坚细耐用墨品的珍视由来已久, 认为可以“万金不换”。 然而以“万金不换”或“金不换”命名的这类最常见的墨,却成了廉价的低档货, 大概是因为墨名也有雅俗之分,明清以来的很多制墨名家, 常常用高雅生僻的词语来命名一些高档产品,而俚俗常见的则被用在低档墨上面。“金不换”三个字, 一望而知其义, 过于通俗,成了廉价墨的代名词。《大词典》当补此义项。墨井(《汉语大词典》第十一卷第1140 页):古指煤矿。【按】“墨井”也指墨池。唐· 王起《墨池赋》:“耻魏国之沉沉,徒开墨井;笑昆山之浩浩,空设瑶池。专其业者全其名,久其道者尽其美。譬彼濡翰,成兹色水。则知游艺之人,尽以墨池而为比。”由此可见,“墨井”就是“墨池”。因此,《大词典》当补此义项。天波(《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1422 页):①喻皇帝的恩泽。②形容水势浩瀚的大河。③指天空的云气。 形容极为高远。 ④从地面辐射至天空的无线电波。【按】“天波”也是砚名。 《说郛》卷十六引宋· 杜绾《云林石诸》 :“巩州旧名远军,西门寨石产深土中。一种色绿,一种绿而有纹,且为水波,断为研,颇湿润,发墨宜笔。其穴岁久颓塞,无复可采。先子顷有大圆研,赠东坡公,目之为天波。”自古文人墨客均有“痴砚”的嗜好,对砚情有独钟,藏砚、赏砚之风日盛。大文豪苏东坡也不例外,他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