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1 儿化音普通话的儿化现象主要由词尾“儿”变化而来。词尾“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由于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节,前面音节里的韵母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种语音现象就是“儿化”。我们把这种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称作“儿化韵”。儿化韵起着修饰语言色彩作用。儿化韵不是在音节之后加一个单独的er 音节,而是在音节末尾最后一个音素上附加个卷舌动作,使韵母起了变化。普通话的韵母除er 以外,都可以“儿化” 。“儿化”了的韵母叫作“儿化韵”,原来的非儿化的韵母可以叫作“平舌韵”。普通话 39 个韵母,除本身已是卷舌韵母的er 外,理论上都可以儿化,但口语中韵母ê 、o(bo、po、mo、fo 后的 o 实际是 uo 拼写上的省略,可与uo 合并 )未见儿化词,实际只是36个韵母可以儿化。1.1.1 儿化韵音变规则儿化韵的音变规则是:儿化音变的基本性质是使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带上卷舌色彩(-r 是儿化韵的形容性符号,不把它作为一个音素看待)。儿化韵的音变条件取决于韵腹元音是否便于发生卷舌动作。1)儿化音变是使韵腹(主要元音)、韵尾(尾音)发生变化,对声母和韵头i-、ü-没有影响。2)儿化时应丢掉韵尾-i、-n、-ng。3)在主要元音上(i 、ü 除外)加卷舌动作。这些主要元音大多数变为带有卷舌色彩的央元音 ɑr 和 er。4)在主要元音i 和ü 后面加上 er[?r],包括原形韵母5 个: i、in、ing、ü 、ün。5)舌尖元音 -i[ ?]和-i[ ?]以及舌面前音ê 在儿化时要先丢掉-i 或ê ,然后加上一个 er,实际读音是用 er[?r] 替换了原来的韵母。6)后鼻尾音韵母-ng 儿化时,除丢掉韵尾-ng 外,往往使主要元音鼻化。儿化音的规律原韵或韵尾儿化实际发音韵母或韵尾是a、o、e、 不变,加 r 号码儿 hàomǎr 花儿 huār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u 草帽儿 cǎomà or 麦苗儿 mà imi áor 唱歌儿 chànggēr 高个儿 gāogèr 小猴儿 xiǎohóur 打球儿 dǎqi úr 韵尾是 i、n(in 、ün 除外)丢 i 或 n,加 r 刀背儿 dā obèr 一块儿 yī kuàr 心眼儿 xī nyǎr 花园儿 huā yuár 韵母是 ng 去 ng,加 r,元音鼻化电影儿 di à nyǐr 帮忙儿 bā ngmár 板凳儿 bǎ ndèr 香肠儿 xi ā ngchár 韵母是 i、ü不变,加 er 玩艺儿 wá nyìer 毛驴儿 má ol ǘer 有趣儿 yǒ uqùer 小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