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和气候章节与课题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课时2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或周次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熟练使用天气符号解读天气预报图。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通过不同途径或媒体获得天气和气候资料。4、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本课时教学资源的使用气温折线图、降水柱状图、世界1 月、 7 月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一、天气与气候天气气候概念一个 地方短时间阴晴、冷热、风雨等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和是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区别短时间变 化快(阴雨绵绵、风和日丽)长时间变化小 (四季如春、终年炎热)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二、天气预报 (阅读 P68 图 4-2 卫星云图)1、学看卫星云图: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蓝 色表示,白色表示,颜色越白,云层越(填厚或薄) 。2、常用的天气符号(阅读P68 图 4-3 常用天气符号)三、气温与气温的分布1、气温即大气的温度。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平均气温 指时间段内的气温平均值,有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2、气温日变化规律及年变化规律气温的 日变化气温的 年变化最高值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点左右。北半球陆地月最高, 海洋月北半球陆地月最低, 海洋月23、等温线的判读:在闭合等温线图中,越向中间气温越低,是低温中心,反之是高温中心。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等温线稀疏温差小。4、影响气温的因素(根据世界气温分布图分析)(1)从纬度位置上看:世界气温从向逐渐变低。(2)从海陆位置上看:同纬度地区海陆气温,夏季,陆地气温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陆地。(高于或低于)(3)从地形上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 米,气温下降℃。(4)人为因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使全球气温变暖。章节与课题第四章第三节降水课时2 主备人戴西岳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或周次最低值一天中气温最低出现在南半球陆地1 月最高,海洋2 月南半球陆地7 月最低,海洋8 月温差气温日较差= 一天最高温-最低温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3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本课时教学资源的使 用气温折线图、降水柱状图、世界1 月、 7 月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四、降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