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一、概述(一)、项目提出背景吴起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毛乌素沙漠的农牧过渡地带,全县土地总面积3791.5 公顷。独特的地理位臵和自然气候条件,使沙棘成为当地生长历史最久,资源最为丰富的灌木植物。由于沙棘具有适应性广、 抗逆性强、 成活率高、 繁殖迅速、 自生萌蘖,保土护坡、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多种功能。因此,在1998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我县始终把沙棘作为退耕还林的先锋树种,大面积种植。截至目前,全县累计种植保存沙棘面积188 万亩,其中成林 125 万亩,挂果面积100 万亩,成为全国沙棘面积最大县。从沙棘本身来看,他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适宜多层次开发利用。沙棘全身都是宝,是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身的优良树种。近年来通过抓点示范,强化抚育、管护,全面推行沙棘艺化管理,沙棘长势迅速良好,挂果量增加,群众受益明显,已将成为我县富民强县优势产业之一。因此,加强对沙棘的后期管理, 重点是沙棘病虫害防治,是实现沙棘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非常重要举措。(二)、项目的目的、意义2006 年 1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延安视察工作时指出“现在陕西的经济主要依靠能源,开采完了,怎么办?从长远看,还是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条,保证农民长期致富,我建议你们开发沙棘, 延安的沙棘面积大, 其用途很广, 可以到饮品、化妆品, 特别是沙棘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很大,你们要大力开发,为农民增收再拓新高。 ”总书记是指示为延安发展农村经济指出了一条科学的路子。特别是吴起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又是全国沙棘面积最大县,必须立足县域实际,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大念沙棘“致富经”,加快沙棘开发步伐,着力培植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几年来,结合县情实践证明, 沙棘产业发展将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预计在2015 年,农民通过采收沙棘果、叶可获得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 元左右。但是由于气候干旱和沙棘林龄老化,种植密度过大,林分结构不够合理,从客观上形成了有利于病虫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加之,周边地区沙棘木蠹蛾危害严重, 导致沙棘病虫害大面积发生,严重阻碍了我县沙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吴起县沙棘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项目将重点从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病虫害的预测, 预报和病虫发生的规律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因此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为我县沙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