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若干思考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若干思考 摘要:本文由小学语文写作的基本意义出发,阐述了如何对根据具体教学情况作出教学策略的优化。 关键词:小学作文指导;小学语文教学;教育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XX)03-0146-01 引言:在语文教育中,作文指导一直是重难点,作文直接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教学成果,也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總成绩。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注重在作文指导方面的策略运用与成效总结,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更新除旧,从更加根本的层面上去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1.小学语文写作的根本意义 1.1 学生是写作主体 写作不同于其他语文学习版块,它充满了个人主观意识,对教材依靠性没有那么强,更多是从文章中常年累月地进行积累,这需要老师的带领与讲解,但更多的还是需要学生个人的领悟与有意识的吸取。这不仅需要对学生兴趣的培育,也需要老师形成引导学生的个人意识。在很多老师眼里,写作是作业,是习题,只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上的要求,就可以写出好的作文,对作文的批改也与别的题目并无二致,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首先从根本教育理念就出现了偏差,没有意识到学生这个主体对于写作的重要影响,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写作这件事情上的主观能动性。 1.2 写作以制造为核心 小学作文并不因为它的简单性与低要求而区别于写作,相反,它作为基础性的写作,对制造力该当有更高要求。老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制造力,不能刻板地根据课本要求去评判学生的作文,灵活对待评判标准,标准化与制造性相比,还是应该重视后者,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如此,比如在讲解课文时,老师应注重带领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比如在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老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林冲之前经历了怎样的故事,之后洪教头又会有哪些故事,在这之后在告诉学生原著的内容,激发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想象与制造。 1.3 明确目标与题目含义 作文是由题目出发的,并不是一味天马行空地制造,也并非意在让学生无中生有地制造,这样也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每一次的写作题目都有明确规定,老师也应该让学生明白切题的重要性。因为越明确的写作目标越会让写作的事物更加具体,也更容易系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对核心思想的把握。有核心思想的作文才可以体现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路与想法,让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