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国体育美学进展的态势与展望 体育美学 0 引言 体育美学是体育科学体系中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讨论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体育的需要以及与体育教育有关的科学。国外早在 50 年代,体育美学就已诞生。日本西田正秋发表在 1950 年《体育科学》副刊号上的《体育美学的提倡》一文,首开体育美学讨论的先河。 随后,日本、欧美各国和前苏联相继开展对体育美学的讨论,并发表了大量有关体育美学讨论的和专著。在我国,对于体育美学的讨论起步较晚,直到70 年代末才开始。尽管起步晚,但进展较快,态势喜人。80 年代初,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理论科学学会成立了体育美学专业组,一些大专院校和体育学院也相继开设体育美学选修课。近年来已陆续出现大批讨论体育美学的论文和著作。就著作而言,比较具代表性的有胡小明的《体育美学》 (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年版),金大陆的《体育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年版),刘慕梧的《体育美学》(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 年版),等等。上述论文和著作都对体育美学的讨论和方法、体育美学的本质和特征、体育美学的种类和形式、体育美学的欣赏和制造、体育与美感、体育与艺术以及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教育等体育美学讨论的范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为完善我国体育美学的科学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首先,体育美学的建立与进展适应我国教育培育跨世纪人才的需要。体育美学对培育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养和身体素养,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可以增强青少年的体质,提高青少年运动水平,又可丰富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养。其次,体育美学的建立和进展适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从审美角度分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表现为整个社会和生活环境的美化,特别是人的美化,利用一切生动丰富的审美对象,进行广泛的审美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自身包含着许多审美因素,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人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一块又一块金牌,情不自禁地高呼喝彩,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这有力地证明了体育审美教育对人们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激励作用,使人们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审美的享受、精神的满足、情操的升华、心灵的净化。 可见,体育中的审美活动在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巨大的功能和作用。而体育美学正是讨论和诠释体育领域内的审美活动和审美教育。最后,体育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