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实证研究

我国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实证研究_第1页
1/3
我国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实证研究_第2页
2/3
我国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实证研究_第3页
3/3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国高校女老师心理健康实证讨论我国高校女老师心理健康实证讨论 摘要:目的调查我国部分高校女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探讨心理压力的成因,为改善和提高高校女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纳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国部分高校的 1800 名女老师进行心理测评。结果不同任教科目、不同职称、不同工资水平的高校女老师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教龄的高校女老师在躯体化、强迫、敌对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校女老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尽早加强心理干预。 关键词:高校女老师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1999 年我国普通高校女老师为 159000 人,占老师总数的 37.35%;教育部20XX 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有专任女老师 624341 人,占高校专任老师的46.48%,接近 1/2 比例[1]。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和推动者,高校女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其价值甚至超越了老师本身的知识价值。恩格斯曾把人的心理活动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而女性的心理活动则是花中之冠”。叶澜老师也曾说过:“没有老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老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老师的主动进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进展。”老师出现心理问题假如不加以及时疏导和调控,不仅会阻碍老师的教学工作,而且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阻碍学校各项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愉快、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良好、适应能力良好等心理特征[2][3]。老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老师自身的生活、工作以及家庭。资料表明,美国至少有 6%-8%的老师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良适应。1975 年,日本的学者加滕诚讨论指出:老师要比一般劳动者患心理疾病的比例偏高,其中神经病高出 9 个百分点、癫痫高出 4.9 个百分点、头痛高出 1.9 个百分点、分裂症高出 0.8 个百分点。在国内,20XX 年哈尔滨理工大学老师心理健康讨论课题组对高校老师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老师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达 33%;20XX 年,邱毅对陕西省 34 所高校进行调查,发现高校老师随着学历、职称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阶段的女老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理问题有加速增多的特征[4]。 目前学界关于心理健康的讨论主要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实证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