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把握文体特点,寻找教学生长点把握文体特点,寻找教学生长点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语文教学是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立足教材,超越教材。语文老师要以文本为依托,把语文课上得厚实、灵动,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要把握文体的特点,借助文本提供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了解语文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语言的实践和运用。在学生原有学情的基础上,寻找到新的生长点,从而获得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笔者针对教材的文体特点,进行了语用方面的探究,现浅谈如下: 一、神话教学品味神话味道 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是一篇流传较广的神话故事。怎样体现神话这种文本价值的最优化,哪些东西不用老师教,学生读读就会的;哪些东西须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去感受、体会、领悟,是我们要思考的。这个神话故事生动有趣,学生很容易读懂,也很快就能感受人物的品质。后羿的正义、勇敢,逢蒙的奸诈、贪欲,嫦娥的善良、机智学生读几遍课文就能读懂。但课文是怎样通过语言来生动地地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的,学生却不容易发现,这就是需要花功夫引导。另外这篇课文是一篇经典的神话故事,挖掘神话故事与其他体裁的课文不同的特点,引领孩子体味神话故事的语言魅力也是我们要思考的。 在研读嫦娥奔月的部分我引导学生发现这段文字的美,思考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要把嫦娥奔月的情景写得如此之美,有何作用?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所描绘的情景有一种静谧之美、安详之美、奇妙之美,叠词的运用读起来有一种韵律美,更加突出作者赞美嫦娥为老百姓免遭磨难,甘于献身的精神。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环境描写的语句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突出主题服务的。 在把握神话故事的特点上,我实行整体阅读,纵观全文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这篇经典神话故事以及课外阅读的神话故事,总结神话故事的特点。大致有: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主题大都是正义战胜邪恶,或是完成主人公的夙愿。 2.常有神的帮助,具有奇妙的力量。 3.人物形象鲜亮,情节曲折生动,扣人心弦。 4.大多是口口相传,常有多种版本。 最后我提供了嫦娥奔月的几个版本的故事梗概,让学生尝试运用课堂上所学神话故事的特点和表现人物的方法,选一个版本或自编一个版本,写写《嫦娥奔月故事新编》,做到学用结合,突出教材的语用功能。 二、散文教学关注作者行文特质 小学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散文,具有“形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