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探究小课题管理策略,提升小课题管理实效探究小课题管理策略,提升小课题管理实效 为了尽快引导老师走上教育科研之路,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小学提出了“做实科研,让科研成为老师的职业标准”的科研工作理念,并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推动中,采纳以区级重点课题讨论为载体的研训教于一体的校本研修模式,开展了课题引领下的以专题讲座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以及课堂教学观课和评价的讨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保障机制建立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教育科研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和完善有关管理机制,才能使学校的科研管理健康进展,良性运行。 一是完善组织机构。学校专门设立了科研室,明确了科研室工作职责,并成立了以区、校级骨干老师和中、高级职称老师为核心的学校学术委员会,协同科研室负责老师课题立项、成果评比与发表等遴选工作。学校规定大小课题必须在备课组内进行具体的实施。 二是重构管理制度。为保证小课题讨论的顺利开展,在原有科研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学校设计了《江桥小学小课题讨论手册》、制定了《嘉定区江桥小学校本小课题管理办法》,提出了“五个一”小课题管理要求,即一个小课题讨论方案、一堂讨论课的实践及教案、一次组内研讨活动记录、一篇课题讨论案例和一篇课题讨论小论文,作为小课题讨论的过程资料。 三是引入激励机制。为引导老师自觉地参加课题讨论,学校一方面将学期考核、年度考核等奖励都与老师参加教育科研情况及科研成果挂钩;另一方面将小课题讨论作为老师“十二五”校本研修内容之一,课题完成后给予老师相应的校本培训学分。同时,学校对发表论文或科研成果获奖的老师予以重奖;在选送老师外出培训或考察学习时,给予积极参加课题讨论的老师优先权。这些措施使老师们特别是青年老师申报课题的自觉意识明显增强,也激发了老师参加课题讨论的积极性,提高了老师的科研水平。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学校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科研工作,购买中国知网卡便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于老师学习、查阅文献,或购买相关书籍以夯实老师的理论根基,还挤出部分经费作为老师外出学习、考察、参加科研会议活动之用。 二、立项流程明晰 学校小课题群是根据以下流程建立的:建立“小课题讨论指南”—组织申报—学术委员会遴选—专家指导修改—学术委员会再遴选—立项发布。 一是深化调研,建立“小课题讨论指南”。教育科研只有在坚实的理论支撑下才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也只有跟教育教学紧密相联,才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