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数学说课稿小学汇编九篇数学说课稿小学汇编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数学说课稿小学 9 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说课稿小学篇 1 一、教材说明: 1.教学内容:第六册 P:81~87 2.教材简析: 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再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画圆的操作过程,掌握圆的画法。经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3.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培育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4.教学重点:会使用圆规画圆,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5.教学难点:用圆规画圆。 6.教学关键: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圆规,多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二、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实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将演示、观察、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圆有一个形象的感知。并利用多媒体将知识直观、动态地展示出来,并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加猎取知识的过程,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日我们要学习新的平面图形“圆”,已经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多媒体演示) (二)学习新课 1.通过多媒体演示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大小不等的圆,使学生地直观上认识圆。 2.揭示圆的形成 1)演示:出示一根细绳,绳子的一端系着一个小球,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黑板上,用力甩动小球,使小球靠着黑板面形成圆形。 2)然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圆的形成过程:直观、动态地渗透“在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轨迹。” 3)在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后,问:小球被甩动时,为什么不跑到别的地方去,却能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曲线,也就是圆呢? (揭示:正是因为小球一端固定在一点上,拉直的绳子长度也没有改变,这样甩动小球,也就形成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