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普洱茶吸引人的核心机密普洱茶吸引人的核心机密 余秋雨 很多人初喝普洱茶,总有一点障碍。障碍来自对比。最强大的对比者,是绿茶。 一杯上好的绿茶,能把漫山遍野的浩荡清香递送到唇齿之间。茶叶仍然保持着绿色,挺拔舒展地在开水中浮沉悠游,看着就已经满眼舒适。 凑嘴喝上一口,有一点草本的微涩,更多的却是一种只属于今年春天的芬芳,新奇得可以让你听到山岙白云间燕雀的鸣叫。 我的家乡出产上品的龙井,太太马兰的家乡出产更好的猴魁,因此我们深知绿茶的魔力。后来喝到乌龙茶里的“铁观音”和岩茶“大红袍”,就觉得绿茶虽好,却显得过于轻快,刚咂出味来便淡然远去,很快连影儿也找不到了。 乌龙茶就深厚得多,虽然没有绿茶的鲜活清芬,却把香气藏在里边,让喝的人年岁陡长。相比之下,“铁观音”浓郁清奇,“大红袍”饱满沉着,我们更喜爱后者。与它们生长得不远的红茶“金骏眉”,也展现出一种很高的格调,平日喝得不少。 正这么品评着呢,猛然遇到了普洱茶。一看样子就不对,一团黑乎乎的“粗枝大叶”,横七竖八地压成了一个饼型,放到鼻子底下闻一闻,也没有明显的清香。抠下来一撮泡在开水里,有浅棕色漾出,喝一口,却有一种陈旧的味道。 人们对食物,已经习惯于选择新奇,因此对陈旧的味道往往会产生一种本能的防范,让试图深化的茶客欲扭身而走。 但,一些一度犹豫的茶客很快就喝上了,再也放不下。 这是怎么回事? 首先,是功效。 几乎所有喝过普洱的茶客都有这样的经验:几杯上等的普洱茶入口,口感还说不明白呢,后背脊已经微微出汗了。随即腹中蠕动,胸间通畅,舌下生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我曾以“轻快”二字来形容绿茶,而对普洱茶而言,则以自己不轻快的外貌,换得了茶客身体的“轻快”。 《红楼梦》里确实写到,哪天什么人吃多了,就有人劝“该焖些普洱茶喝”。清代宫廷回忆录里也提到:“敬茶的先敬上一盏普洱茶,因为它又暖又能解油腻。” 其次,是口味。 假如普洱茶的好处仅仅是让身体轻快健康,那它也就成了保健药物了。但它最吸引茶客的地方,还是口感。要写普洱茶的口感很难,一般所说的樟香、兰香、荷香等等,只是一种比拟,而且是借着嗅觉来比拟味觉。 世上那几种最基本的味觉类型,与普洱茶都对不上,即使在茶的天地里,那一些比较稳定的味觉公认,如绿茶、乌龙茶、红茶、花茶系列所体现出来的味道,与普洱茶也不对路。 总之,与这一些类型化、准类型化的味觉定型相比,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