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根植传统文化,增强人文底蕴根植传统文化,增强人文底蕴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第 18 课《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后第三题“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语。 2.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育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词句。 3.通过以文代文,阅读《后羿射日》,进一步体会本单元的主题:灿烂的中华文化。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积累,导入新课 1.三分钟积累:高大形象、勇于献身、高大伟岸、势不可挡、不怕牺牲、勇于献身、坚持不懈、当之无愧、佩服 感激、崇敬、敬佩。 2.今日我们来上一节语文课,本单元的主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首先我们来进行三分钟积累,要求: (1)自由读。 (2)开火车领读。 设计意图:丰富词语积累,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二、了解神话 1.神话是民间文学,是人类开始思考,探究自然,结合自己的想象所产生的。 2.中国神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宝,你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神话?(图片展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示: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牛郎织女。) 3.这节我们就来就来学习《盘古开天地》。 设计意图:人们借助奇特、大胆、合理的想象把自然界拟人化,制造了神话。这样的导入便于学生初步了解神话的基本特点。 三、回顾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通过感知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构有所了解。 1.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分哪几部分?( 盘古醒后—天地分开—盘古倒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进行段落的划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层次。 四、细读课文 1.理解课文。 你能找到文中想象丰富的地方读一读,谈谈有什么感受吗?要求: (1)默读课文,独立思考。 (2)小组同学沟通。 (3)班级汇报。 预设组 1: 生 1:我们小组跟大家沟通课文的第一部分:我从“混沌一片”看出天地此时还没有分开,说明盘古在里面最后能把天地分开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从“一直”看出来盘古睡得时间非常长,我从“十万八千年”看出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我来给大家读一读…… 师:十万八千年,在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其实这也是神话的写作特点。这里的想象非常丰富。 生 2:“抡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