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楼房教学设计 18 班中学教学楼设计指导 一、学校规模及班级人数 中学根据需要可有两种:一种为完全中学型,即设有初中班及高中班,其中初中、高中班数应按需要没置,可相等也可以不等。另一种则是全部初中或高中。这两种形式的规模以 18—24 个班为宜,大中城市人口密集地区,也可设规模为 30 个班的学校。 为保证教学质量,中小学校的每班人数不宜太多。根据国家教委规定,如表 1,中小学校的班级人数为:小学每班近期 45 人,远期 40 人; 中学每班近期为 50 人,远期为 45 人。 中小学校规模与人数表 1 二、学校校址选择 在进行学校的建筑设计时,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法律规范和标准外,在总体环境的规划布置上,还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选择一个理想的校址,为办好学校、培育人才制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学校校址选择的基本条件应符合以下几点: (1)学校应有良好的日照、采光及通风条件。 (2)学校应设在无污染的地段,周围环境良好。 (3)学校应位于交通较为方便,学生就学路线便捷,且能确保学生安全上下学的位置。 (4)学校应设在地势较高、排水通畅的地段,且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地的条件。 (5)学校应有齐备的城市公用设施。 三、学校总平面设计 学校总平面设计,必须依据学校规模、功能特点、所属地区的自然条件、学校用地的周围环境、地形、地貌的现状等客观条件,以及当地城市规划对学校建筑的要求等进行,从而使学校的用地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并对学校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各种场地、道路和绿化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 进行总平面设计时,要抓住几个关键问题,即:总平面设计与单体建筑的关系; 教学楼与体育活动场地的关系; 教学楼的基本体型、位置、朝向和出入口的相对关系等。然后进行深化细致的讨论比较,从整体出发,反复推敲并及时修改和调整,制造一个使用方便、整齐卫生、宁静优美的室内外学刁及活动中间。 11.总平面的组成 (1)建筑用地 建筑用地是指规划和建造学校各种用房所占用地段。包括教室、实验室、办公室、辅助用房、校园(含校前区)、道路等。建筑物底座所占用面积约为学校用地的 10%~13%,共余建筑用地面积为建筑物周边空地、道路及附属庭院等。 校园中的道路是联系学校中各种建筑物和各种场地问的脉络。校内道路按消防要求,一般宽度不小于 2m,入口道路为一般车行道时宽度不小于 3.5m,学校内最宽的道路为双车道不宜超过 7m。道路设计走向宜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