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永不消退的文化符号永不消退的文化符号 從被鄙称为“黄祸”的华工,到崛起的新移民群体,华人用了一个半世纪 ,在海外华丽蜕变。唐人街,这一浓缩着乡愁和希望的特别地理空间,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唐人街依旧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对中国文化的坚守,对故土的眷恋。 唐人街见证了华人移民、创业、进展的艰辛历程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不仅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更是华人为当地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缩影。纵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许多东西会随之而淡,但唐人街,却是永不消退的文化符号,永远印在全世界华人的心中。 曼哈顿唐人街——悄然转身 进入纽约曼哈顿唐人街,熟悉的中华元素扑面而来。壁刻“南无阿弥陀佛”的大乘寺,纪念儒家始祖的孔子广场,各类中餐馆、中国传统工艺品店、杂货铺、形形色色的汉字招牌,就连麦当劳广告都是中文的,行走在这里仿佛穿越国度。 百余年来,曼哈顿唐人街是中国新移民踏入美国的桥头堡,在这里不仅能找到住房,享受便捷的中文服务,而且还可能通过室友、同乡会等关系找到工作。由于发挥了移民门户的职能,这里的唐人街人气兴旺,并保留着中华文化的传统风俗。每逢春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街上人头攒动,耍龙灯、舞狮子等传统表演纷纷登场,喧闹非凡。 然而,近年来曼哈顿唐人街出现“老年留守、青年迁出、新移民不再涌入”的萎缩景象。目前居住于此的 5 万多华人主要是老移民,来自香港、广东、福建等地。当年他们闯海外的“三把刀”——菜刀、剪刀、理发刀,在这里土壤深厚,中餐馆、理发店等仍然是许多人的经济来源。 “这里明显老龄化,少了以往的人气和活力。”32 岁的西蒙曾在曼哈顿唐人街读书,“我儿时的伙伴们,基本无人留在这个街区。” 作为低薪阶层的聚居区,唐人街拥挤杂乱的环境难以留住中产化的中国移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民家庭子女,这里提供的资源对新一代技术移民或投资移民也缺乏吸引力。许多毕业后进入美国公司的中国留学生一般居住在中产阶层社区,投资移民则更多选择郊外的富人区。 “以前街上熙熙攘攘,可是过去 3 年,白天嘈杂喧闹,一到晚上店家关门,街道变得宁静人稀,我们的生意清淡了许多。”在东百老汇街上开餐馆的张莉说,越来越多的中国移民只是白天来做生意,或者周末来购物。 唐人街日渐式微的背后,也有城市改造这一推手。在纽约市政府眼里,这是曼哈顿岛上最后一个尚未高档化的地方。受城市规划者鼓舞,以及被唐人街毗邻华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