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_第1页
1/20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_第2页
2/20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_第3页
3/20
3 年前提出“蚁族” 概念的青年学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微博)副教授廉思近日又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高校 40 岁以下青年教师群体,并称这个群体为“工蜂” 族。历时一年多调研完成的《工蜂— —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负责人廉思,日前接受了中国青年报的独家采访。 中国青年报:继“蚁族” 之后,您为何选择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群体? 廉思:我们常年关注知识青年问题,青年是国家的未来。 “蚁族” 的出现,折射出中国当下“知识” 与“力量” 逐渐背离的趋势,比“蚁族” 具有更多文化资本(92%为博士)的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是否有类似遭遇,这是我们做这项研究的初衷。 此外,我国传统上有“士农工商” 四民社会的说法。“士” 作为知识分子的前身,曾是四民之首、社会重心,既是其他阶层的表率,也是将民意向上传递的桥 梁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带 有更多思想 ,教书 育 人,他们的生 存 状 况 ,是时代 的容 颜 ,也将影 响 中国未来至 少 20 年。 中国青年报:为何把 高校青年教师称作“工蜂” ? 廉思:“工蜂” 在 蜂群中占 绝 大多数 ,承 担 了整 个蜂群的全 部 劳 动 。“工蜂” 弱 小 ,但 有力量,虽 有集 体协 作,但 也独立 作业 。“工蜂” 一生从 不 停 止 工作,它 们持 续 酿 造 蜂蜜 ,恰 似老 师把 知识传授给 学生 。 此外,“工蜂” 一旦 遇到 侵 害 ,会用 蜇 刺 进 行 还 击 。这很 符 合 当下青年知识分子的性 格 — — 与其他社群相 比,具有更多的反 思能 力和 批判 精 神 。专 门 从 事 知识生 产 和 传承 的高校青年教师是强 烈 关注现实 、对社会“背阴面”持最激烈的批判态度、并有足够影响力的一个群体,思考和发声会贯穿其一生。 中国青年报:“工蜂”现象在社会其他群体中是否具有普遍性? 廉思:各行各业都有“工蜂”。如果用“蜂巢”来比喻大学及其等级分明的行政体制,“蜂巢”又何尝不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呢? 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与中产阶级的结合体,“工蜂”身上折射出的时代侧面,“也能让一些年轻人看到自己的影子”。 1999 年后的高校扩招造就了一大批知识青年,文化知识的传播人群迅速扩展。这些人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部门。互联网又为这批青年人的话语表达开启了一个全新空间。他们以年轻人的激情和专业特长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 的角 色 ,日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