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中国图书分类办法) 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概述 中图法即中国图书分类办法,是一个泛指概念。就广义而言,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台湾赖永祥仿十进分类法(所谓“中国图书分类法”)、《国际图书集成分类法》。 《中图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简称,是我国目前通用的类分图书的工具,读者掌握了这部分类法的有关知识,便能迅速、有效地查寻全国各图书馆的馆藏。 分类法基本结构 (1)基本部类:如中图法分五大类部:马列毛邓;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2)基本大类:构成分类表的第一级类目。中图法为 22个基本大类。 (3)简表:由基本大类与由其直接展开的一、二类目所形成的类目表。如: (4)详表:由简表展开的各种不同登记的类目所组成的类目表,是文献分类的真正依据。 编辑本段 分类体系 根据图书资料的特点,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编制原则,确定分类体系,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组成二十二个大类。《中图法》的标记符号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即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的序列。字母后用数字表示大类以下类目的划分。数字的编号使用小数制。现将五个基本部类及下设的二十二个大类列表如下: 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11 选集、文集 12 单行著作 121 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 -1847年) 122 革命风暴的高涨与低落时期(1848-1863年) 123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期(1864-1872年) 124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各国建立社会主义政党时期(1873-1889年6月) 125 第二国际时期(1889年7月-1895年) 1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 14 诗词 15 手迹 16 专题汇编 18 语录 2 列宁著作 21 选集、文集 22 单行著作 2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 25 手迹 26 专题汇编 28 语录 3 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