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梳理 北京的定位,仍保持 2 0 1 4 年 2 月中央确定北京的新定位,即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 4 大中心。 2 0 0 4 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给北京的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本次则增加了一个科技中心的定位。 天津的定位,按照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长黄兴国的说法,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根据 2 0 0 6 年国务院的批复,天津 2 0 2 0 年的定位是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天津在其“十三五”前期研究项目中则增加了现代制造业中心、北方金融创新运营中心的内容。本次则在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金融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方面,增加了 3 个角色。 河北的定位迄今仍未公布。有专家认为,可能是四个基地,主要涉及到产业转型升级,商贸物流,环保和生态涵养,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承载产业转移等方面。 中央层面: 2014年 2月 26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在 2014年 12月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议上,张高丽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要优先启动一批有共识、看得准、能见效的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项目,加快推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移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抓紧确定2015年的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清单。 《京津冀协同发展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已完成,已经相关部门审批,并下发至地方,或于本月底正式发布。《规划》将明确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区域定位,并将对产业布局、产业转移对象进一步明晰。此外,生态环境保护、交通一体化建设方面将有较大突破。 北京的四个中心定位不变(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往中2 心),天津定位将会有所调整,大致方向是明确的,河北目前的定位不太明确。 有望于近期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总体布局为:打造“两核三轴一带”,“两核”指北京和天津,“三轴”指京-津-塘主轴,京-保-石拓展轴和京-唐-秦拓展轴,“一带”指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与中关村、曹妃甸并称为三大重点开发地区。 2014年 7月 31日,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率领河北省部分市长赴京,就京津冀框架下承接相关产业与北京方面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