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德育 时时做德育 事事有德育 ——法泗小学“全员育人”有效德育工作模式 我校一直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回归教育本真,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有效德育的工作模式。所有的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所有学生都是自我教育者;所有家长都是德育参与者。学校各种活动的全部过程都包含德育因素,从人、时、空三位一体的视角,表达了人人做德育、时时做德育、事事有德育的全员德育三个方面的内涵要求。 一、实行正、副班主任制度 为贯彻全员育人理念,加强班级精细化管理,也为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提高教师教育管理水平,形成较为有效的班主任队伍后备力量培养机制,根据我校的办学实际,学校实行正、副班主任工作制度,制定了正班主任工作职责和副班主任工作职责。 学校共有教师 36 人,12 个教学班,12 名正班主任、12 名副班主任、7 名校委会成员,2 名教导员、1 名门卫、1 名食堂负责人、1名报账员。所有教师一岗双职,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实行班级精细化管理 实施《法泗小学班级积分卡》工程,将班级常规工作以积分卡的形式纳入班级量化管理。经过两年的实施达到以下成交效: 1、学生成了班级管理的主人 孩子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了“思考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样样事情要做好”的习惯。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使用普通话,使用文明用语,见到老师要问好;管住自己的手,见到垃圾勤弯腰,多出手;管住自己的脚,不疯打,不追跑,走路时靠右行,集体行动时队伍要整齐;关注本班教室,清洁卫生要保持,纪律、安全要注意;关注自己的着装,坚持佩带红领巾,保持衣物整洁;关注自己的课桌椅,不乱画,不乱刻,学习用具摆放整齐„„ 2、班主任成了班级管理的监督员 班主任一到校,第一时间走进教室,深入清洁区,引导、督促孩子们做好清洁。课间也要到教室里转一转,看一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午间休息仍然与孩子们在一起,一会儿对部分孩子进行培优补差,一会儿对特殊学生进行谈心交流。课下,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家访,及时鼓励,耐心纠正,保持好班级良好的发展方向。 3、学科教师成了班级管理的协查员 学校实行教师班级捆绑制,教师的评先、晋级、绩效考核等其中的部分内容与班级管理结果挂钩。所以科任教师在平时教学当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也十分关注,及时提醒,发现问题能解决的及时解决,当时不能解决的向班主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