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之阴阳之气气是什么? 一,关于阴阳的一般意义! 在易学与《内经》理论中已经明确地对天地之气的变化规律作了归类:易学指出,天为阳,地为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天晴为阳,天阴下雨为阴;所以就用一阴一阳作为表示天地阴阳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阴阳也是事物运动状态的归类象征,动为阳,静为阴;那么一切类似运动的、向上的、温暖的,光明的、兴奋的、亢进的、快速的等等事物都属于阳,而一切类似静止的,向下的,寒凉的、黑暗的、抑制的、衰减的、慢律的等等事物均属于阴。 《内经》指出,天有阴阳,地也有阴阳,天之阴阳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寒湿燥为天气之三阴;风署火为天气之三阳;而地之阴阳就是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主春、夏、长夏、秋、冬五时四季;以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应地之五行。五行既是地之阴阳的象征,又是万物功能形态的象征性归类。 易学和《内经》都用天干地支作为天地万物在不同时空运动形态的象征;天干地支也是表示时间的一种方式或工具。 天有阴阳,地有阴阳,人类是宇宙万物进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人类既是天地万物的一分子,又是天地万物中最有灵性和智慧并能认识万物表达万物变化规律和利用万物的智者;人与天地自然同呼吸共命运;人类自然也有自己的阴阳属性。 传统医学关于人体阴阳的实质就是:因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尤其是以脏腑的功能活动为生命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的过程中,确实有着与天地自然阴阳变化相似的道理;就是说,人体因为存在着自然的脏腑功能盛衰状况的不同,这个脏腑功能盛衰状况,就是指人体由于出生之时,所获得的天地自然阴阳五行之气信息所储存于人体脏腑中多少的不同,而使人体各脏腑功能的强弱状态就各不相同,就存在着某一个或某几个脏腑功能旺盛,而某一个或某几个脏腑功能相对就弱缓;或者某一个或某几个脏腑的功能相对弱缓,而某一个或某几个脏腑的功能相对旺盛;这样就形成了脏腑功能强盛者,其生理代谢功能旺盛,而生成的阳气就相对旺盛,就称之为某脏阳盛阴衰;而脏腑功能弱缓者,其生理代谢功能就相对弱缓,而生成的阳气就相对弱小,就称之为某脏阴盛阳衰;或者其脏腑功能平和,那么所生成的阴阳之气就相对平和,就称之为阴阳平和之人;这就是说在人体内确实存在着与天地自然阴阳变化相似的道理和原理,而这个相似的变化原理,其实就是人体内存在的自然变化现象;它同样是不以人自已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体自己的精神意志所不能左右的自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