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第五节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一、概述 (一)矿物质的定义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或灰分。在人体内,除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的 C、H、O、N四种元素组成有机化合物外,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其余各种元素,无论其存在的形式如何,含量多少,统称为矿物质,也称无机化学元素、灰分或无机盐。 (二)矿物质的分类 按照矿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和膳食中的需要量不同,矿物质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 常量元素 一般来说,在人体中,元素的含量在 0.01%以上的称为常量元素(也称主要元素或宏量元素)即氧、碳、氢、氮、硫、磷、钙、钠、钾、氯和镁等 11种元素。它们构成人体总量的 99.95%.其中前 6种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与核酸的主要成分,占人体总重量的 94%,又称基本构成元素;后五种是体液的必需成分,又称常量矿物元素。一般把钙、磷、硫、钾、钠、氯和镁称为必需常量矿物元素。 2. 微量元素 人体中含量在 0.01%以下的称为微量元素(或者痕量元素)。目前已发现人体必需的或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十四种,即铁、锰、钴、铜、锌、硒、钼、碘、氟、钒、镍、砷、铬、锂、硅、锡等十六种,另一类微量元素是必需性尚不明确的微量元素。另外铅、镉、汞、砷、铝、锡和锂低剂量可能具有功能作用,并具有潜在的毒性。 按生物学作用而言,微量元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被确认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认为有:铁、锰、钴、铜、锌、硒、钼、碘、氟、钒、镍、砷、铬、锂、硅、锡,某些元素的必需性还在研究中,有待确认。另一类微量元素是必需性尚不明确的元素,它的含量已查明,但生理作用还不太清楚。 无机盐既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也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植物性食物中的无机盐,来自土壤,动物需要的无机盐可从植物性食物中获得,或直接供给动物所需要的无机盐。人类则主要是从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中摄取无机盐,以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 (三)矿物质的特点 1.矿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每天必须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取。摄入体内的矿物质经过机体的新陈代谢,每天都有一定数量从粪、尿、汗、头发、指甲及皮肤粘膜脱落而排出体外,因此矿物质必须不断地从膳食中供给。 2.矿物质在体内分布极不均匀。如钙和磷主要分布在骨骼和牙齿,铁分布在红细胞,碘集中在甲状腺,钴分布在造血系统,锌分布在肌肉组织等。 3.矿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协同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