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推行双证毕业的思考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开始推行双证毕业的政策,“双证”指的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历证书是对他们所学文化知识的证明,职业资格证书则是他们社会实践能力的彰显,推行双证毕业的制度,有利于在高职院校培养全方位的人才,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本文就针对高职院校推行双证毕业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关键词:高职院校;双证毕业【中图分类号】G718.5双证毕业制度在高职院校的推行要求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做到学习和实践两不误,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学生的专业知识、就业竞争力以及职业能力都是培养的重点目标。学校可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为学生提供在校外实际工作的机会,从而培养出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实用型人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证毕业制度的推行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进一步的实践中加以改进。一、高职院校推行双证毕业制度的意义(一)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众所周知,高职院校与普通高中院校存在极大的区别,前者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就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而后者的主要目标在于为学生的升学做准备,其教学重点是在学生的文化知识上,很显然,二者在目标上就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仅仅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或者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是不够的,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双证毕业制度的推行就能改变这种片面性的教学现状,实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二)有利于探索新的职业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比较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工作实践能力的提升,这种教育模式显然是不适用的,我国早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理念,这就要求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专业型人才,学生在完成基本文化知识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实际工作培训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才能证明他们已经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这种双证毕业制度的推行实际上也是一种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为我国高职院校指明了前进方向。二、我国高职院校推行双证毕业存在的问题(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高职院校教育脱节长期以来,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基本上处于两个不相关的体系中,大部分学校在这两方面也缺乏衔接,例如,当今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和教学课程设置的内容中都没有凸显出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只是将职业技能作为一项可有可无的学习内容,再加上大部分老师并不清楚本专业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要求,针对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必须加以重视,积极进行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在设置教学内容之前应参考国家出台的相关职业标准要求,使教学内容朝着与职业资格证书规定的标准相适应的方向发展。(二)“双师型”教师的缺乏所谓“双师型”教师,指的就是既能为学生获取学历证书提供帮助,同时也能为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帮助的教师,然而,从当下的现状来看,我国“双师型”教师是极其缺乏的,学生在高职院校中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证毕业制度的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在高职院校得到重视,学校可采取建立激励机制等方法,在评选优秀教师、先进教师上向“双师型”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从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还必须加强对教师的顶岗培训,来实现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三)社会证书管理体制不完善近几年,我国的证书管理呈现出十分混乱的现状,主要原因是一些政府部门在发证权方面的垄断,政府部门与社会各行业之间缺乏统一管理与沟通,导致两者独立行事、各管各,从而造成“一证多出”的混乱局面,由于证书管理的混乱,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也遭到质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双证毕业制度的实施。三、高职院校推行双证毕业的策略(一)搞好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改善“双证”脱节的现象,首先就必须在双证的衔接上下功夫,在做好校内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搞好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采取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切实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校外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