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本领一、教材分析: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多种多样,像保护色、拟态、硬壳、硬刺、装死等等。喜爱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是孩子们很喜欢了解的内容,但它不容易通过直接的实验或探究进行学习,老师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资料,所以这个活动需要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进行,在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等手段获取科学知识,是科学讨论型的活动。二、活动准备:这种活动首先要调动家长、孩子一起收集各种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如图书、图片、网上下载的资料。同时运用现代多媒体的手段,如准备好相关的课件和录像资料更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更有利于孩子的讨论、交流、学习。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2)通过动物的自我保护学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3)培养信息的搜集、加工并进行交流的能力。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学习任务:1.自然界里的各种生物为了生存,各自捕食自己的食物,譬如稻谷被蝗虫吃,蝗虫被青蛙吃,青蛙被蛇吃,蛇又被鹰吃,我们称生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为食物链。2.让我们一起观看一幅斑马的图像。讨论:如果狮子捕食斑马有没有成功?为什么?3.师:是啊,没有谁甘愿成为别人的美餐。为了生存,动物们想方设法来保护自己,在方法上它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你感兴趣吗?世界上大约生活着150余万种动物。动物身上大都长有一条尾巴,动物的尾巴形状各异,妙用多种。鸟把尾巴当作飞行器。鸟的尾巴上,长着又长又宽的羽毛,这些羽毛展开时好像扇子,能够灵活转动,便于掌握飞行方向。鸟尾在飞行时起着舵的作用。鱼把尾巴当作游泳器。鱼在水里靠尾巴的左右摆动,促使身体向前推进。鱼的尾巴还能控制方向,并随不同的摆动方向而转向游泳。牛把尾巴当作平衡器。牛有长长的尾巴,末端长着丛生的毛。当它奔跑时,尾巴竖起,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鳄鱼把尾巴当作武器。生活在热带地区的非洲鳄,见到牛、羚羊、鹿等动物在河边饮水时,便突然将尾巴一扫,把这些动物打入河里,然后张开大嘴,饱餐一顿。尾巴不仅能够进攻,还有自卫、示警的功能。大壁虎的尾巴易断,但能再生,在尾巴受到攻击时就可以剧烈地摆动身体,通过尾部肌肉强有力的收缩,造成尾椎骨在关节面处发生断裂,以此来逃避敌害,这种行为被称为残体自卫。这一招虽然很妙,但代价很高。自残后的尾巴永远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将会影响运动、繁殖和捕食等功能。可见,断尾对于这些动物来说,并非可以轻易用于御敌,而是一种万不得已的保护手段。(二)探究保护方法:1.学习“保护色”游戏体验我们不妨做一个游戏,老师提供不同颜色蝗虫上的两幅图片,图中各有只蝗虫。现在你就是那只吃蝗虫的“鸡”,如果你先吃,你会先发现哪副图上的蝗虫?师给出正确答案。总结:同学们,你能用一段话表达刚才游戏的感受吗?请仿照屏幕格式小组内先交流。指名回答。电脑出示回答提纲:1、黄蝗虫在树叶上,与树叶颜色(),容易被抓出来;2、绿蝗虫在树树叶上,与树叶颜色(),容易被抓出来;3、由此可见同样奇怪的现象在鱼类身上也存在,老师去市场买菜时发现,同样是乌鱼,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我很纳闷,不知是什么原因?原来啊,鱼有不同的体色,使得与周围环境相似,从而达到自我保护。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鱼并不是专家,动物世界里有许多比它更具代表性,同学们还知道其他一些吗?(三)拓展想象,解决实际问题1.应用引申:大自然一直是人类发明创造的源泉,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动物的自我保护中也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反明出许多保护安全的装置。发明创造其实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如果给你一个体验创造的机会,你愿意尝试吗?请看终极挑战!电脑显示:当你单独步行回家时,一个坏蛋拦住去路,你会怎么办?(提示:可模仿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3.总结评价:师:通过这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各种动物在自然界都会遇到敌害,凡是能生存下来的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同学们还模仿动物的自我保护进行了发明体验,有的还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