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徽派建筑文化与设计特点摘要: 本文在分析徽派建筑文化特点基础上,重点对于徽派建筑中的建筑单体、 街巷和村落的建筑特点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时代发展提出了文化创新是发展延续的根本基本观点。关键词:徽派建筑,建筑文化,建筑特点,创新发展徽州是一个有独特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的地方,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都处于建筑文化的原生状态。然而,随着它逐步走向开放,地域更新步伐的加快,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发展,建筑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就显得尤为迫切[1] 。因此,选择这样一个地域进行分析研究,具有典型性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分析徽派建筑文化特点基础上,重点对于徽派建筑中的建筑单体、街巷和村落的建筑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时代发展提出了文化创新是发展延续的根本基本观点。1 徽派建筑文化在徽州建筑的物质文化中隐含着深层的精神文化。它们是无形的文化,却时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从而为建筑物质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感性的限定条件。(1)风水理论。风水对徽州建筑从选址、规划、设计到营造的各个环节的深刻影响,通过对人的生活、居住环境的选择与处理,以满足人们避凶就吉的心理需要,而实质上是古人用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手段;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2 )哲学思想。程朱的创始人程顺、程颐兄弟以及朱熹原籍都在徽州。其中朱熹多次回到徽州讲学,弟子众多,影响很大。理学思想在徽州得到了彻底的贯彻和实现。 “礼仪之国,有先王遗风焉 ”,这里推祟的是知书达理、 循规蹈矩。 程朱理学赋予了徽州建筑内敛的品质与淡泊的色彩。( 3)徽商的影响。徽商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徽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他们捐置田产,兴办书院,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同时,徽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当地人们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社会对商业是极其蔑视的,“士、农、工、商 ”中以商为最低阶层。然而经商在徽州己成风气, 为人们所接受和推崇。 但即使经商,他们也以儒家理论规范交易行为,保持着亦儒亦商的特质, 在其经营活动中表现出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因而徽州的建筑也体现出中庸对称的祥和感。2 徽派建筑特点徽州古代民居、街巷与村落在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与其周围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构成了一个相对和谐的体系,形成了自己的地域风格,即闻名遐迩的“徽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