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一、培养目标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系统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熟练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 (英语为首选),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并应用于本学科的研究;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科研课题和教学工作。二、学习年限博士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最低修业年限为3 年。生源为 3 年制硕士生的全日制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 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生源为 2 年制硕士生的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4 年。三、研究方向1. 两栖爬行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本方向对珍稀濒危两栖爬行动物进行种群动态、繁殖、栖息地选择、受胁因素及种群恢复的保护生物学研究;两栖爬行动物在自然、胁迫生境和受控条件适应的过程与机制研究;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与分布格局研究; 外来有害两栖爬行动物入侵机理及有效防治与管理研究。2. 鸟类行为生态与进化生物学本方向运用行为学、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揭示鸟类行为的功能、 生理机制及其进化适应性, 回答与鸟类生存和繁殖相2 关的行为及生理生态学问题。 开展鸟类巢寄生行为的协同进化、鸟类脑结构与发声鸣叫行为的神经机制、鸟类热应激抗性的生理适应等方面的研究。3. 海岸生态系统与恢复生态学本方向以海南岛海岸独特的红树林、青皮林、防护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采用定位研究、遥感、分子标记等技术深入研究海岸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演替驱动力和生态恢复技术等,按自然生态系统恢复海岸退化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为海岸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提供科技支撑。4. 地球化学循环与生态系统管理本方向以热带海岛地表过程变化及其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研究为核心,通过地学、生物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主要研究在自然与人类双重作用下的地球表层系统的陆地、海洋、大气界面之间的主要物质的循环与转化过程及其驱动力,特别是土壤(沉积物)-植物系统中物质迁移机理及其生态效应,探索局域生态与环境演变规律、形成机理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并对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和有效管理。四、培养方式1、博士研究生培养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养成,尤其注重培养其创新能力。课程学习侧重开拓博士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博士生的科学素养。3 2、博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