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海尔中国造——日清日高三

海尔中国造——日清日高三_第1页
1/4
海尔中国造——日清日高三_第2页
2/4
海尔中国造——日清日高三_第3页
3/4
1 / 4从泰勒制到 OEC OEC 最初是从车间的流水线管理发轫的,应该说源于泰勒制。列宁曾称泰勒(1856-1916 )的科学管理制度为“血汗制度”,说它“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的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卓别林还在名片 《摩登时代》中把现代泰勒管理模式下工人的异化描绘得淋漓尽致。张瑞敏不管泰勒那套作法属于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创业一开始就在车间流水线上分解操作动作。无庸讳言,海尔的OEC 管理的确从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中吸取了养分。泰勒研究过生产的流程,在仔细观察和实验之后确定一些原则,依据这些原则,就能使操作过程按照最有利于管理的方式来完成。1885 年泰勒首先在钢铁公司进行试验,其中最著名的是对一个名叫施米特的铲装工人进行的试验。泰勒使用一只跑表对米特的操作进行了细致、准确的测量,通过对其工作的无效部分的去除和对技术的改进,使其劳动生产率由每天 12 长吨( 1 长吨 =1.016 吨)增至 47.5 长吨。泰勒对施米特的每一个操作细节都作了具体规定,如铲的大小、铲斗重量、堆码、铲装重量、走动距离、手臂摆弧及其他操作内容。泰勒的科学管理就是将操作分为最基本的机械元素并进行分析,尔后再将它们最有效地加以组合。把人当作“机械人”来安排动作,说来有些不尽人情,但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却能奏效。其实,泰勒的时代是一个劳动力很富余的时代,当时的工厂开始用蒸汽机通过输送和滑轮代替人的臂力发动机器,在那样的生产力条件下,浪费一点儿劳力资源、不讲劳动效率算不得什么。而泰勒不这样考虑问题,他认为提高生产率的关键是知识,不是人的臂力,但怎样最有效地组织人的臂力的使用——也是极为重要的知识。他所尝试的组织工作就是用精细的跑表——精细到反映针能指出十分之一秒到百分之一秒的程度——来计算一定的工作量:比如钉一个钉子,铲一锹煤,装一个小斗车需要用多少时间。他认为,只有把时间消耗减低到最低限度才能提高生产力。在提高生产力的要求下,泰勒制全面推广了,福特汽车厂的装配线需要分解后重新组成,芝加哥屠宰场原来是从事牲口分解的“装配线”也需要重新分解。这对当时工业界来说,的确是一个全新的效率观念,因为它所关心的不是10 个小时能完成多少工作量, 而是 10 秒钟能完成多少工作量,以致泰勒声称 “我们不要求为我们工作的人有什么主动性。我们不需要什么主动性。我们要求他们的只是服从我们给他们的命令,干我们要他们干的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海尔中国造——日清日高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