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论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特点浅论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特点 一、 对学科综合性学习的认识 1. 学科综合性学习是课程理念。一说到综合性学习,我们很自然会想到整个课程体系中的讨论性学习。在规划课程设置的时候,课程设计者已经将“综合性学习”这个理念置入课程体系中了,所以,才有了体现各校特色的旨在培育学生综合能力的讨论性学习课程。 2. 学科综合性学习是学习方式。“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无论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是合作沟通,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综合运用。学科综合性学习不光表现为学习内容的综合性,而且表现为学习方式的综合性。因此,学科综合性学习对学习者来说,其实是一种学习方式。 3. 学科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能力。学科综合性学习指向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站在学科的角度,他们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比较,学会表达。笔者认为,学科综合性学习课为老师的教学讨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它是有别于写字课、阅读课、口语课、习作课的,我们所要观察的是课堂的学科综合性。强化学科综合性学习课的讨论,对这些课堂中的综合性学习也应该是有帮助的。 二、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特点 学科综合性活动课和讨论性学习有共同之处,下面以语文学科为例,谈谈我对学科综合性学习课的理解。 1. 学科性——指向学科素养。学科综合性学习课的显著特点应该为学科性。就语文学科来说,这样的课堂应该围绕“语文”开展活动。课堂的核心目标应该是指向语文的。例如,进行猜谜编谜的活动,不是把猜出谜语作为目的,而是应该关注谜语的表现手法,关注谜面是如何来表达事物本身特点的,在此基础上,人们又是根据什么猜出谜语来的。然后在编制谜语的时候,就得关注怎样用琅琅上口的语言形式,来表现事物的特点,让别人一下就从言语表达中得到信息。编制谜面的过程,其实是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语言概括事物特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点的能力。这样,课堂才指向语文能力的培育。 2. 综合性——指向综合实践。这种综合包括学科本身的综合特质(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同时也包括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我们不妨梳理一下“课标”在小学各年段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从低年级开始,立足于学生相关能力的关键词有许多,例如:“提问、观察、表达、搜集、讨论、合作、策划、分析、演讲”等等。这些词告诉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重视这些能力的培育。二年级练习中安排了一次关于说说“水果”外形的题目。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