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党发(2010)13号中共河口乡委员会关于开展工作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安排意见各村党支部、村民委、乡属机关单位: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就是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在村委会的组织下,依照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及自治章程,村民对婚姻、生育、节育等婚育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现安排如下:(一)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活动的意义首先,要充分认识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村民自治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法律概念和一项重大法律制度,已在我国《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作了明确规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社会抚养费政收管理办法》、《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实施,要求计划生育实行依法管理,计划生育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人口管理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途径。实际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体现。其次,要充分认识推选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计划生育是一项涉及家万户的群众性工作,必需尊重群众的主人地位,这一群众性特定决定了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必然性。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广大村民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主人,既是我们的工作对象,又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只有千方百计把他们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实行计划生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计划生育“难”的问题,才能使计划生育“三为主”方针落实到实处,进而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三是充分认识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实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化解农村社会的一个好办法。实行村委分开,村民直接参与村级计划生育管理,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密切了党群关系,减少和化解了许多矛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好的社会环境,四是要充分认识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需要。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潜力在农村。只有广大农村村民真正为计划生育的主人,稳定低生育水平相标才能实现。(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内容主要内容是: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村级党支部和村委会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作用,自觉承担抓紧好村级计划生育工作责任,教育推动群众合法权益:在国家法律政策的范围内:村级推动有独立自主处理计划生育事务的权力,该权力来自全体村民开放,增强透明度。村民有权参与本村计划生育管理、监督,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制定有利于落实计划生育国策的村规民约,形成计划生育村级自治规范,增强村一级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为群众提供、活动、生育优质,强化生殖健康等。(三)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标准1、达到计划生育合格村的标准:2、村党支部、村委会坚强的力量,依靠村、乡的力量完成村级计生各项工作任务;3、全体村民民主讨论通过的能发挥作用得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建立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制度;4、连续三年无计划外生育、无出生漏报,圆满完成计划生育各项责任指标,年内无早婚、私婚、无非医学需要的大月份引产;5、已产育龄妇女节育措施落实及时率达到95%,村组计生干部、自管小组长对已婚妇女的月访视率达100%;6、村级计生工作有一定投入,能保证本村计生工作顺利开展,村计生干部享受村支书、村主任同等报酬,自管小组长的岗位津贴达到村干部报酬,自管小组长的岗位津贴达到村干部的10%—20%;7、坚持计划生育政务分开,做到初婚、生育指标、怀孕情服务、村组干部生育节育、计生干部和自管小组长报酬、村组计生工作奖惩;8、计生协会会员人数占总数的10%以上,能经常开展活动,做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操作程序1、广泛发动群众,让群众明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参与自觉性。在此基础上,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小组会议,推举出村计划生育自管小组长。也可以在村委会选举过程中一并选出计划生专职干部和村计生协会会长。2、由村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起草班子,结合本村(居)实际,起草《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和《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