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初中语文小课题讨论的特点与基本条件浅谈初中语文小课题讨论的特点与基本条件 目前日益为中小学所推崇和提倡的小课题讨论是学校教研的一种形式,它是相对于大课题讨论而言的。大课题主要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拟订、学校老师申报、立项的课题。这里,教育行政部门既是课题的拟定者,也是课题申报者讨论资质的审核者、课题讨论的管理者和课题结题的鉴定者。而小课题是从教情、学情、校情出发,由老师个人或科组老师共同确立、讨论的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应用性课题,它属于校本教研的范畴。小课题讨论是介于大课题讨论与老师反思活动之间的教研活动,属于学校教研的第三条道路。笔者认为,老师要具有开展小课题讨论的自觉性、积极性,既应明确小课题讨论不同于大课题讨论的特点,也应需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一、小课题讨论的特点 相对于大课题讨论而言,小课题讨论具有应用性、群众性、广泛性的特点 。 应用性。相对于理论性的课题讨论而言,小课题讨论在讨论的性质上属应用性的课题讨论。理论性的课题讨论通常是一种大课题讨论,它是以建立和形成较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系统阐述并检验各种假说、原理、法则为最终目标的。而作为应用性讨论的小课题讨论旨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或者说它针对的是中小学教育的具体实践,为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它的讨论成果一般可以直接用于教育实践。它是一个教中研、研中用的过程,教、研、用三者是一体化的。某位老师的小课题讨论的成果尽管对其他老师也具有启发性,但由于受教育教学情境的限制,小课题讨论成果的运用主要是讨论者个体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或者说它的运用是主要在纵向维度上进行的。与专职的教科人员相比,老师开展课题讨论的优势体现为自己是教育教学实践躬亲者,实践经验相对丰富,但与此同时,由于教育教学任务繁重,难以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事科研;这就决定了老师在开展教科研课题讨论时,应更多地选择那些与实践联系较密切的应用性的微观课题或小课题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进行讨论。 群众性。从讨论的主体来看,小课题讨论具有群众性的特点。大课题的讨论往往是学校一部分老师,其主持人常常是少数几个人;与大课题讨论不同,人人都可以是小课题的讨论者,人人都可以是课题主持人。无论什么学科的老师,也无论其教科研的能力是强、是弱,都可致力于小课题的讨论。只要你有教育科研的意望,你就可以进行小课题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