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如何强化对一把手监督浅谈如何强化对一把手监督 浅谈如何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浅谈如何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 纵观近几年发生在各级领导干部中的腐败案件,我们不难看出,涉及到不同层面的一把手的腐败案件占了很大的比率。这些人位居“第一”,手握重权,往往因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给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严重危害。作为一把手,视其地位、作用,应比常人有更大的贡献,可这些人非但没有做到,反而贻害社会,成了党和人民的罪人。对这些人除了惋惜之外,更应引起我们的深思。一把手频频出事,与我们的用人机制、管理机制等不无关系。 权力的安全运行,不能过多地寄希望于一把手的品质。我们常说,选好一个人,救活一个县、一个乡镇、一个企业等等,却忽视了“人是会变的”这一基本事实。河南省交通厅三任厅长先后落马,出现了“前腐后继”现象。第一任以“绝不收人家一分钱”的血书形式上报省委,第二任称“要让廉政在全省高速公路上延伸”,第三任提出“一个廉字值千金”,但结果一个比一个贪。这是不是组织上选错了人?恐怕不尽然。这三人并不是一开始就腐败,而是到任后诱惑太多,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我们现有的管理机制无法限制他们的行为,只能靠自律,然而仅凭这一点又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反腐败的实践反复证明,即使是原本德才兼备的人,当他的权力失去控制时,也完全有可能因私欲而去搞腐败。因此,不能把希望寄予在人的先天品质上,以为只要把好选人用人关,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在一个权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体制空间,仅靠个人的道德维系来抵御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诱惑,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列宁曾经指出,要防止滥用权力,完全依靠掌权者的“信念、忠诚和其他优秀的精神品质,这在政治上是完全不严肃的”。 一把手常常被给予掌管人、财、物以及职位、机会等重要资源的分配权。因此,什么事都要问一把手,都要看一把手的脸色行事。这样,“有形的制度”根本敌不过“无形的家长制”。有的被刚提拔上来的一把手,为了大捞政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治资本,大搞“政绩工程”被上司再度提拔,而留下的却是一点作用不起的工程和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的政绩债。有的一把手,连群众提出来的正确意见和建议被指责为“落后的意见”。好的制度到了具有“绝对权力”的一把手那里就变成了一纸空文,正常的“杂音”就被“一锤定音”所取代。加上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在制度设计上缺少约束,具体运作不够透明,极易形成个人专权。班子成员怕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