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浅谈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李清华 摘要: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特征较为显著。日本人尊崇和为贵,却又对他人敬而远之; 既主张艰苦奋斗,又追求奢侈享受; 既善于模仿外来事物,又有排外的消极思想。本文将从“集团主义精神” 、“等级制度”和“有用主义”入手,探究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关键词:日本文化; 双重性; 原因; 影响 一、集团主义精神 日本人的集团思想根深蒂固,这是其近代化进展以及经济快速增长的必定产物。尤其是在异国他乡面对优胜劣汰的严酷竞争时,同一民族的人能否团结一致这是致胜的关键。日本集团主义精神反对英雄主义,他们认为带动群众工作热情的不是榜样力量,而是集团主义精神。在日本,团结协作、体谅他人是被人赞扬的优良品质,而凸显个性、维护自身利益的做法却往往被众人所不喜。长期以往,日本人形成了牺牲小我的合作精神,并自觉自愿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可以这样说,集团主义精神是维持社会秩序,确保集团稳健进展的重要保障。 从明治维新以及战后日本经济成功进展中可以看到,集团主义对于日本经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集团主义精神也存在一定弊端。比如说日本人以执行命令为天职,因此性格相对软弱、缺乏主观决断能力。在实际工作当中,日本人基本上从不会对自己的上级说不,不论上级的决定正确与否,不论是不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他们都会唯命是从,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任务,从而证明自身能力,获得他人的敬服。反之,则极易被同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事孤立,甚至会受到言语攻击。因此,日本人一旦出现工作失误的情况,他们往往会自动申请离职,或者采纳自杀的手段来承担相应责任。集团主义精神让日本人对于集团以及社会的评价十分重视,进而导致日本人的自尊心极强,看待声誉甚至比生命还要重要。 二、等级制度 一直以来,日本的等级观念都比较严重,已然成为日本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内,日本人都认为不平等是正常的、是可以接受的。他们对于等级制度就像是对待空气一样,习以为常。近些年,日本也开始强调人人平等,等级制度不在如之前那样森严,但日本人从心底里认为等级制度才是维持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国家安定和谐的根本。他们对秩序以及等级制度的尊崇,与我们对自由平等的追求简直是南辕北辙,各安其所是日本人对于等级制度最恰当的诠释。日本人对于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