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王店红色商号“友记”南货店王店红色商号“友记”南货店 赵晨 “友记”是当时嘉兴县王店镇(现秀洲区王店镇)较有名气的一家南货店,光伙计和账房就不下 10 人。抗战初期,这里曾是新四军的一处秘密联络站,粟裕的警卫员张隅江(现为革命烈士)和师傅张子清(南货商人,湘籍红军)曾在这里秘密领导和指挥当地的抗日斗争。这段历史因为极为隐密,在本地党史和抗战史中极少见到。但“友记”南货店与新四军的故事却在王店镇老辈人的口中传说甚多。 赵泉友是余贤埭(今南湖区余新镇)人,爱国商人,1938 年他与同乡好友沈大熙在王店镇创办“友记”南货店, 主要经营南北干货,如桂圆、荔枝、胡桃、山核桃、笋干、香菇及各类纸品等,并根据时令节气经营各式糕点。“友记”店号,是以赵泉友的“友”字命名的。由于赵、沈两人经营有方,品种丰富,深受当地百姓青睐,天天顾客盈门。 南货店坐南朝北,两楼两底。北门前为王店镇的梅溪河,店西边紧挨的南弄宽 1.5 米左右,两边都是房子;店东紧挨其他店铺;店南则是店家自开的香烛作坊,楼上为住宿处。店铺北面和旁边的弄堂都直通乡野,遇到紧急情况可迅速脱险。 抗戰时期,友记南货店门前的梅溪,河中停满小船,街上人来人往,十分喧闹。在这样一处闹中取静、便于隐蔽撤退的地方设秘密联络站,是新四军联络员张隅江的高超之处。 张隅江(1919—1943),又名张子江、张贵松、张友林,海宁县芦湾镇水过埝村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1935 年,16 岁的张隅江到海宁县斜桥镇南货店学生意,认识了湖南籍红军地下交通员、化装成南货商人的张子清,并拜其为师学生意。在张子清的引导下,张隅江走上了革命道路。张隅江跟着张子清以经销南货为名,走福建、江西,闯浙南、浙西,为红军搜集情报、传递信息。1937 年初,张子清将张隅江介绍给当时坚持在江南开展武装斗争的红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军将领粟裕。粟裕看到张隅江年纪虽轻但机智灵活,于是让他担任了自己的警卫员。 1937 年 10 月,党组织考虑到张子清、张隅江对嘉兴一带较为熟悉,为组织领导海北地区(今杭州湾北岸的平湖、海盐、嘉兴、嘉善、海宁等地区)的抗日斗争,派他俩由闽浙边区返回海北地区。为了发动沪杭铁路重要枢纽线嘉兴的抗日斗争,张子清凭借以前做南货生意时熟识王店镇友记南货店老板赵泉友的关系,1938 年 5 月,他带着张隅江、朱松清、陈高庆 3 人来到嘉兴县王店镇友记南货店。赵泉友、沈大熙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