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班级公约在班级管理中灵活运用 摘要: 班主任应该结合班级实际制定班级公约,在践行班级公约理念的同时,又不能完全拘泥于班级公约,而需要在“有约”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向着“有格”进发,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基于群体,强化认同,让班级公约更全面;遵循认知,操作简明,让公约内容更鲜亮;动态调整,遵循进展,让公约内容更科学。 关键词: 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班级公约;核心素养 班级公约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一种重要方式和策略,对于学生明确行为方向、法律规范言行准则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践行班级公约理念的同时,又不能完全拘泥于班级公约,而需要在做到“有约”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向着“有格”进发,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班级公约在班级管理中的灵活运用进行探讨。 一、基于群体,强化认同,让班级公约更全面 班级公约是一种双向的约定,不仅要求学生遵守各项班级规定,同时也要求班主任、各科老师也要遵守相关制度。班级公约的条款如何形成呢?理所当然是从班级中来,从学生中来。而传统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条例,班主任不需要讲明理由,个人独立发布,学生必须无条件服从。对于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来说,这无疑缺少亲和力,因而难以获得认同感。因此,在班级主题讨论会中,师生要共同协商近阶段公约的内容,不仅要对班级的现状进行分析,还要对班级管理层面的不足进行反思,并提出解决班级问题的实施条例。这样形成的班级公约,基于群体,强化认同,能够更加全面。例如,在执行“课前准备”这项公约时,班主任就可以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进行如下约定:下课之后,在桌角放好下节课的书本;摆好课本,再出去进行课间活动;预备铃响,立即返回教室。与此同时,也和本班各科任老师进行如下约定:下课铃响,立即停止讲课;下课期间,不占用学生活动时间;预备铃响之前,进入教室做好上课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准备。在执行公约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公约内容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总是比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一些。在这种接地气的双向公约引领下,老师的行为无形之中起到榜样作用,学生也从中体会到平等尊重,认同感油然而生,班级管理生发出蓬勃的活力。 二、遵循认知,操作简明,让公约内容更鲜亮 班级公约是学生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不能以大量的文字呈现,必须具有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易于操作等特点,才能便于学生记忆、消化,并逐步落实。但一些班级公约往往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