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略论传统服饰流变中的伦理权变略论传统服饰流变中的伦理权变 摘 要:服饰总是是与伦理紧密相连的。从服饰的流变入手,可以观伦理,服饰的流变中潜藏着传统伦理的权变规律,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可以为当前服饰伦理的价值构建提供历史依据和理论参考。 关键词:传统服饰;伦理权变;道统;君统 作者简介:张怀承,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 长沙 xxxx) 蒋建辉,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讨论生(湖南 长沙 xxxx) 郭沫若先生曾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1}作为文化符号,服饰以显性或隐性的形式向人们传达着一定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并灌输于人们的思想行为之中,以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行。正是因为服饰是形象化的文化符号,故其在产生之初便与伦理联系在了一起。传统伦理因道统与君统、华夏与夷狄、官方与民间之间的伦理价值冲突,在具体的伦理实践上,有时不得不实行一定的权变措施,在伦理的经权之辨中,服饰不断发生着形貌、风格及礼俗的变化。故而,从传统服饰的流变角度,讨论传统伦理的权变规律,服务于当代服饰的伦理价值的构建,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这样的立意和认识,才有了本文的选题和立意:立足服饰,论古观今;继承传统,以明伦理。 一、传统服饰与伦理 《左传》曾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可见,服饰早已与华夏文化息息相关,成为中华文明的外展,也正因为此,我国又被称为服饰之国、礼仪之邦。可以说,正是在服饰文化的灌输下,中国人形成了与之相关独具东方特色的文化心态和民族品行,以貌取人、服分尊卑、色有贵贱成为东方人特有的价值认知和伦理思维。因此,讨论传统文化,就必定离不开服饰文化,解剖传统伦理,就必定少不了对传统服饰的分析和讨论。首先,我们从传统服饰的三大功能入手,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看一看传统服饰与伦理的关系问题。 1. 传统服饰的三大功能 有关服饰的功能,服饰理论界一般将其归结为“防身护体”、“遮身避丑”、“明辨身份”这三个方面{2}。这三大功能,从其存在的功能属性上来看,既具有自然功能(防身护体),又具有社会功能(遮身避丑、明辨身份);从其对人的主体性价值满足来看,这三大功能中,既包含有“真”的价值内容(防身护体),又包含有“善”的价值成分(遮身避丑、明辨身份)。正是服饰有着这样的价值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