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突破高中化学学习障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破高中化学学习障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摘要】本文对高中化学学习的障碍成因与相应的对策进行探究,寻找那些可变量因素,以及讨论这些可变量,降低难度,减少人为性因素,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高中化学 障碍成因 对策讨论 【 中 图 分 类 号 】 G633.8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 文 章 编 号 】 20XX-3089(20XX)07-0107-01 新课程改革使化学教学更加切合生产、生活实际,给老师教材的选取扩大了空间和自由度,尤其注重了实践性和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对于学生的素养全面进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据调查统计,高中化学被认为是最难学的学科,叫人难以置信!究其原因,既有客观性因素,又有人为的主观因素,尤其是主客观差异的拉大,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为此,本文对高中化学学习的障碍成因与相应的对策进行探究,寻找那些可变量因素,以及讨论这些可变量,降低难度,减少人为性因素,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益。 第一,教材本身造成的学习障碍 知识衔接断层造成的障碍。初中化学教材由于考虑到降低难度要求,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如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初中版教材的安排增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但降低了一些理论要求,如只提电离名词,但不讲概念和定义;以此同时也没有讲电解质的概念,但到高一,却一下子要讲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使学生措手不及,感觉难于接受,就其原因,就是电离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间的跨度太大,形成了认识的断层障碍。 化学用语、概念、理论杂乱,造成认识混乱障碍。 化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与模糊性。高一化学一开始就触及抽象程度较高的化学语言——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等,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因此,学生感到高中化学很难学,一开始就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产生了畏难心理,使学好化学的信心受挫。由于化学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和模糊性,中学化学的内容对一些化学现象虽有一定的把握,但仍处于尚未完全可知的状态,化学理论的获得一般是通过归纳的方法得到,很难像数学那样比较精确,有严密的逻辑性,规律中有太多的例外,一般之中有太多的特别,于是无法用精确的方法全面解释某些化学现象,也无法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某些化学事实,而过多地出现了像“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等模糊性语...